第一章 会呼吸的尸体
暴雨冲刷着“永恒殡仪馆”的玻璃幕墙,将“24小时遗体接收”的霓虹灯晕成模糊的血色。法医苏晚推着金属解剖台走进停尸间时,冷藏柜的压缩机发出诡异的嗡鸣,编号73的抽屉半开着,露出只苍白的手,指尖泛着淡蓝色的荧光,像握着团将熄的鬼火。
“陈默,男,35岁,市刑侦支队队长,死于今晚七点的爆炸案。”苏晚的乳胶手套划过尸体的颈动脉,那里的皮肤异常光滑,没有爆炸造成的烧伤,反而有圈细密的针孔,“奇怪,他的体温还在35℃,比标准尸温高了整整5度。”
解剖刀划开胸腔的瞬间,淡蓝色的雾气从伤口涌出,在无影灯下凝成细小的冰晶。苏晚的瞳孔骤然收缩——陈默的心脏还在微弱跳动,心肌纤维上布满银色的细丝,像被某种金属寄生,每根丝的末端都有个微型吸盘,牢牢吸附在血管壁上。
“这不是普通的爆炸案。”她抓起放大镜,发现细丝的横截面有齿轮状纹路,“是纳米机器人,军用级别的‘生命维持体’,能在宿主脑死亡后继续维持器官活性。”
停尸间的冷藏柜突然集体发出警报,温度显示器疯狂跳动,最后定格在21℃——人体的常温。苏晚转身时,73号抽屉已经完全打开,陈默的尸体消失了,只剩下张带血的刑侦笔记,最新一页用烧焦的手指写着:“永恒殡仪馆的停尸柜,在养‘活尸’,它们需要新鲜的脑浆。”
走廊里传来金属摩擦的声响,苏晚抓起解剖刀躲到冰柜后。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73号柜前,呼吸声粗重得像破旧的风箱。她透过冰柜缝隙看去,陈默的尸体正站在那里,皮肤泛着青灰色,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银色的细丝在蠕动,像无数条细小的金属虫。
“找到你了,苏医生。”“陈默”的喉咙里发出机械的摩擦声,指尖的荧光照亮了他胸前的警号——那不是陈默,警号属于三个月前在爆炸案中失踪的法医助理,编号073。
苏晚的后背撞上应急按钮,红色的警示灯瞬间亮起,将停尸间照成地狱般的色调。“陈默”转身的瞬间,她看到他后颈有块菱形的芯片,芯片上的纹路和殡仪馆老板周明远的私人印章一模一样。
三年前,周明远从国外带回这套“智能停尸系统”,声称能完美保存遗体,收费是普通殡仪馆的十倍。但苏晚知道,那些所谓的“智能温控”,其实是在给纳米机器人提供能量,而失踪的遗体,远不止陈默一具。
第二章 活尸养殖场
周明远的实验室藏在殡仪馆地下室,伪装成“遗体修复室”。苏晚用伪造的通行证刷开门禁时,冷风机的轰鸣声里混着规律的“滴答”声,像无数个心脏在同步跳动。
三十六个透明培养舱并排而立,每个舱里都泡着具“遗体”,从婴儿到老人,男女老少无一缺席。他们的胸腔微微起伏,脑门上贴着银色的电极片,连接着中央控制台的显示屏,上面跳动着“意识同步率89%”“纳米活性92%”的字样。
最左边的舱体里,陈默的眼睛突然睁开,瞳孔里映出苏晚的脸。他的嘴唇动了动,无声地吐出两个字:“救我。”
“他还活着。”周明远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穿着白大褂,左手戴着只银色手套,指尖在控制台上滑动,“准确说,是他的大脑还活着。我的纳米机器人能分离意识和肉体,把前者储存在芯片里,后者……”他指向最右边的舱体,里面的遗体正在融化,肌肉组织变成银白色的液体,“会成为新机器人的养料。”
苏晚的目光扫过墙上的专利证书,周明远十年前在国外研究“意识移植技术”,因伦理争议被驱逐回国。证书的边缘,粘着根银色的细丝,和陈默心脏里的完全一致。
“爆炸案是我安排的。”周明远的手套突然裂开,露出里面金属的指骨,“陈默查到了我的秘密,他的意识太顽强,纳米机器人花了三小时才完全控制他的身体。不过现在,他是最完美的‘宿主’,意识同步率突破了90%。”
恐怖异闻:惊悚小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