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秋意漫过护城河时,全国智慧化标准建设现场会的横幅已挂满街头。林辰凌晨五点去机房巡检,发现技术员小张正蹲在服务器阵列前打盹,怀里还抱着标注密密麻麻的标准手册。
“醒了?”林辰把热豆浆递过去,“昨天调试到几点?”
小张揉揉眼睛:“三点。您看这套实时监测系统,现在能同时显示十七个省份的接入数据,误差全控制在3%以内。”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绿线,“就像看着自家孩子长高似的。”
会场外的展示区,李大姐的葡萄成了活招牌。她举着智慧终端给参观者演示:“你看这甜度检测,小数点后两位都标得清清楚楚,上海的采购商直接在平台上下单,比以前多卖三成价。”有人要拍她的终端,她连忙护着:“苏总说这是标准机型,可金贵着呢。”
苏婉清正在给一群白发老者做讲解,他们是来自高校的信息化专家。“这个接口协议我们做了三次迭代,”她点开三维模型,“既兼容老设备,又能对接未来的5G基站,相当于给智慧城市留了条‘成长通道’。”
一位老教授推了推眼镜:“你们这套标准里,为什么特别强调‘适老化改造’?”
“因为智慧化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苏婉清笑着指向不远处,“您看那位大爷,他现在用语音控制就能查医保,以前要跑三趟政务大厅。”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南州的加密协议升级工程传来捷报。负责项目的技术员发来回访视频:社区网格员小周正在给居民演示新系统,“以前一天接三十个误报,现在三天才一个真警情,省下的时间能帮独居老人买菜呢。”
林辰把视频转给省厅领导时,对方正在和东港的物流企业代表通话。“货车通行效率提升40%,”领导举着手机笑,“他们老总说要给标准委员会送锦旗,上面写‘物流提速,全靠标准’。”
傍晚的庆功宴设在古城墙下,陈曦抱着酒瓶到处碰杯,喝得脸红脖子粗:“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王书记,他说‘你们这些娃娃能搞成啥’?现在他天天催着我们去云溪开分公司!”
苏婉清看着远处打闹的人群,忽然对林辰说:“你发现没有,现在各地送来的标准修订建议里,最多的是‘能不能加个乡村版模块’。”她翻开笔记本,“光上个月就收到二十七条关于农田监测的提案。”
林辰望着城墙外次第亮起的路灯,那些灯杆里都嵌着按统一标准改造的传感器。“你看这光,”他忽然说,“一盏灯照不亮整条街,但连成一片,就能把夜路都照亮。”
这时陈曦举着手机跑过来:“央视的采访剪好了!你看李大姐说‘标准就是让人心里踏实’,这话比咱们讲半天技术都管用!”
视频里,李大姐站在葡萄架下,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果园正被智慧农业系统的监测灯染上柔和的蓝光。画面最后定格在她手里的终端上,屏幕映着晚霞,像握着一小块浓缩的星河。
城墙的风铃忽然响起来,苏婉清抬头看天,月亮正从云里钻出来。“明天去云溪吗?”她问。
“去,”林辰点头,“王书记说要给全县果农搞标准培训,咱们得把青州的经验酿成他们能喝的‘酒’。”
夜风掀起会场的红旗,“全国智慧化标准建设现场会”的字样在月光下格外清晰。远处的机房里,服务器还在嗡嗡作响,那些按统一标准流动的数据,正像毛细血管里的血液,让这片土地的智慧脉搏越来越强劲。
重生之执掌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