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那天,国家级智慧化标准研究中心在青州挂牌。揭牌仪式上,李大姐作为基层代表站在台上,手里举着的智慧终端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的农业数据——从海南的芒果甜度到黑龙江的大豆蛋白含量,密密麻麻的数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俺以前以为,标准就是墙上贴的条条框框,”她的方言带着泥土气,却让台下鸦雀无声,“直到俺们村的葡萄,通过这套标准卖到了全国二十三个城市。”她顿了顿,指着屏幕角落的小图标,“这是俺们县自己加的‘农户评分’,谁家的果子按标准种得好,平台就优先推单。”
台下第一排,坐着几位工程院院士。其中一位白发老者听完,转头对林辰说:“你们最难得的,是让标准长出了‘乡土气’。”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这套‘区域适配算法’,能根据不同纬度自动调整种植参数,比统一的硬指标更有生命力。”
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测试。技术员把云南的普洱茶、新疆的棉花、山东的苹果依次放在检测台上,智慧终端扫过之后,屏幕立刻弹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标准参数。“这是‘标准弹性模块’,”林辰拿起一个茶样,“比如普洱茶的发酵度,国家标准是35%-65%,我们在系统里加了‘茶马古道产区修正值’,能让当地茶农的传统工艺得到保留。”
苏婉清在隔壁房间调试新设备。“这是给牧区设计的‘移动标准终端’,”她举起一个防摔防水的仪器,“牧民在草原上放牛,用它扫描牛耳标,就能记录健康数据,还能通过卫星同步到省级平台。里面的语音系统支持七种少数民族语言,连八十岁的老牧民都能听懂。”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陈曦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拿着个快递盒。“老大,看这个!”他拆开盒子,里面是个巴掌大的传感器,“这是西藏那曲寄来的,他们按咱们的标准改了冬虫夏草的溯源系统,这玩意儿能在海拔五千米正常工作,低温续航达到七十二小时。”他翻出照片,雪山脚下,藏族同胞正用终端给虫草拍照建档。
下午的研讨会,主题是“标准如何适应乡村振兴”。西部某省的代表提出:“我们那边山路陡,大型农机进不去,智慧农业设备能不能做小点?”
林辰早有准备,调出一组模块化设计图:“这是‘积木式标准’,传感器、控制器、终端机都能拆分组合。山区用小型设备,平原用大型机组,但核心数据接口完全统一,保证全省数据能无缝对接。”他点开一个三维模型,“就像乐高积木,零件通用,却能搭出不同造型。”
傍晚时分,李大姐带着几个果农代表来参观。在互动体验区,一位老大娘对着语音终端说:“俺想看看孙子在城里的智慧校园。”屏幕立刻切换到省城小学的画面——孙子正在用“适老化标准”改造的终端上画画,界面字体比普通模式大了三倍。“这是‘亲情互联’功能,”苏婉清笑着解释,“村里老人不用学复杂操作,喊一声就能和城里的孩子连上线。”
离开研究中心时,暮色已经漫过青州古城的城墙。王书记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兴奋:“林总,告诉你们个好消息!咱们县的智慧农业标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看中了,说要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参考案例。”他顿了顿,“李大姐明天要去纽约做分享,现在正对着镜子练英语呢。”
林辰挂了电话,转头看见苏婉清正站在护城河的石桥上。晚风掀起她的衣角,远处的智慧路灯次第亮起,沿着城墙连成金色的弧线。“你看那些灯,”她指着灯光投射在河面的涟漪,“最初的标准里,只要求亮度达到200流明,现在每个灯柱里都加了‘人文传感器’,能根据行人多少自动调光。”
重生之执掌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