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盛京之上,将整座皇城笼罩在一片深邃的幽暗中。万寿宫内,几缕烛火如豆,在昏暗中瑟瑟摇曳,昏黄的光影似鬼魅般在墙壁上肆意舞动,勾勒出奇异而斑驳的形状,仿佛在悄然诉说着这座宫殿深藏的无数隐秘过往。
梁太后静坐在雕花檀木椅上,身姿依旧透着端庄雍容。然而,她的眼神却略显游离,似被往昔的回忆牵扯,飘向了遥远的岁月。手中那串佛珠,在她指尖缓缓转动,发出细微而单调的摩挲声,宛如她心底那些难以言说的心事在低吟。
“你说什么?”梁太后的声音,犹如一道划破静谧夜空的厉电,在这压抑的宫殿内陡然炸响,低沉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诧异与震惊。她微微眯起双眸,眸中瞬间闪过一抹深深的忧虑,那目光仿佛能穿透重重黑暗,洞悉一切隐匿背后的真相。
跪在她身侧的太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浑身一颤,犹如遭了雷击。他赶忙将头深深地埋下,额头几乎贴到了光亮如镜的地面,声音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残叶,恭敬至极地回道:“回太后,千真万确。今日午后,奴才亲眼瞧见淮安王殿下神色匆匆地进了皇后娘娘所居的凤仪宫,直到傍晚时分,才见他一脸落寞地离开。”
梁太后的眉头瞬间紧蹙,宛如两条拧在一起的绳索,再也难以解开。手中正缓缓转动的佛珠,也在这一刻骤然停住。她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雕花窗棂,望向远处被夜幕无情吞没的天际,眼神中满是凝重的思索之色。许久,她才低声喃喃自语,那声音仿佛从她内心最深处艰难挤出,充满了疑惑与隐隐的不安:“他去皇后那儿究竟所为何事?”
她清晰地记得,当年,刘瑾不顾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执意强行将本已是王妃的魏锦瑟纳入后宫。那一刻,兄弟二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便如同一面精致绝伦的琉璃镜,瞬间摔得粉碎,再难拼凑如初。刘煜自此对刘瑾恨之入骨,兄弟俩反目成仇,多年来形同陌路,互不来往。这一切,恰似一根尖锐的芒刺,深深地扎在梁太后的心头,每念及此,便是一阵钻心的剧痛,令她夜不能寐。
当年,梁太后曾苦口婆心、声泪俱下地劝说刘瑾,试图让他放弃这鲁莽的决定。然而,刘瑾却心意已决,如同一块冥顽不化的顽石,无论她如何苦劝,皆不为所动。最终,这场兄弟阋墙的悲剧还是无可避免地上演了。每当回忆起那段往事,梁太后的心便如被无数细针同时刺入,痛得几近窒息。
太监见太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心中忐忑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灼。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用眼角余光偷偷瞥了一眼梁太后,而后试探着轻声说道:“太后,要不奴才即刻去细细查探一番?”声音小得如同蚊蚋,生怕稍有不慎,便惊扰了太后那纷乱如麻的思绪。
梁太后轻轻摆了摆手,动作透着几分疲惫,仿佛刚才的回忆已耗尽了她所有的气力。她的声音也带着几分倦怠,缓缓说道:“不必了,你去把皇帝传过来吧。”
“是。”太监领命,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而后脚步轻缓却又略显急促地退下。他的身影在昏暗的宫殿走廊里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串轻微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宫殿中幽幽回荡。
不多时,刘瑾在太监的引领下,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踏入殿内。他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袍上绣制的金龙栩栩如生,张牙舞爪间,仿佛在烛火映照下即将破壁腾飞,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头戴冕旒,冠上明珠璀璨夺目,闪烁的光芒映衬出他眉宇间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然而,当他目光触及梁太后时,那冷峻如霜的面容瞬间柔和下来,眼神中满是恭敬之色。他恭敬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声音中饱含着对太后深深的敬重,在殿内轻轻盘旋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浮灯烬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