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色如墨色的巨幅绸缎,轻柔却又决然地将整个庭院严实地包裹起来时,微风宛如古灵精怪的顽皮孩童,在庭院中肆意穿梭。它嬉笑着撩动着花草的枝叶,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淡淡花香随之飘散开来,那香气恰似一首悠扬舒缓的曲子,在静谧的空气中悠悠流淌,弥漫在每一寸空间。
林景舟静静地伫立在回廊之下,手中紧紧握着那支做工极为精巧的毛笔。笔杆温润似玉,触手生温,每一道纹理都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痕迹,记录着他过往无数次摩挲时的细腻情感。此刻,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面前平铺于案几的信纸上,眼神里交织着感慨、欣慰,还隐隐透着一丝担忧,那复杂的神情,恰似一本满载着岁月故事的陈旧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往昔的点点滴滴。
自沈南意离开后,林景舟的心湖便如同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的层层涟漪久久难以平复。那少年的出现,宛如时光馈赠的一份饱含深情的珍贵厚礼。他的容貌,尤其是眉眼之间,与宋惊澜有着惊人的相似。那眉眼,犹如用最细腻的笔触精心勾勒而成,恰似多年前那位在朝堂之上意气风发、纵横捭阖的挚友。而那双碧绿的眼眸,恰似一汪幽静深邃的深潭,宁静之中暗藏神秘,仿佛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少年举手投足间不经意流露出的独特气质,仿佛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林景舟记忆的大门,让他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往昔那段充满热血与情谊的峥嵘岁月之中。
林景舟深吸一口气,胸腔中满是回忆的气息。他缓缓提起笔,笔尖宛如灵动的舞者,轻轻触碰纸面,墨汁便如被唤醒的精灵,在纸上缓缓晕染开来,化作一行行清秀俊逸、饱含怀念的字迹:
“惊澜兄如晤:
春深时节,见字如面。就在方才,青珩带着沈南意前来拜访。当我第一眼看到沈南意时,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你当年的模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心中感慨如汹涌浪潮,几乎将我淹没,实在难以抑制。沈南意眉眼之间,与你竟毫无二致,且其性情沉稳持重,行事间隐隐透着你当年的风骨神韵,活脱脱就是你年轻时的模样。此子聪慧过人,恰似未经雕琢却已初现光芒的璞玉,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更令我欣喜不已的是,青珩与沈南意二人已然情投意合。他们相互扶持,眼中的深情与默契,让我这个做师长的也倍感欣慰。我一直将青珩视如己出,如今他能找到如此良配,我心中满是欢喜。然而,如今这世道,恰似波涛汹涌的大海,险象环生,暗流涌动无处不在,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已反复叮嘱他们,事无巨细,都要多加小心。”
写到此处,林景舟的手微微停顿,笔锋悬于纸面,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多年前那繁华喧嚣的京城。那时,秦淮河畔的花楼,是整个京城最为热闹的地方。沈宴辞作为名动一时的花魁,才情容貌皆冠绝一时。他手持折扇,身姿轻盈,低吟浅唱间,那婉转的歌声宛如天籁,一曲终了,满堂皆醉,众人皆为他的才情与风姿所倾倒。而彼时的宋惊澜,还是初入朝堂的年轻官员,满怀一腔抱负与热血。在一次偶然的花楼雅集上,宋惊澜与沈宴辞目光交汇,就在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为他们静止,从此,情丝如细密的蛛丝,将两人紧紧缠绕,再也难以割舍。
尽管朝堂之上,对于同性之间的情谊多有偏见,并不提倡,但他们二人之间犹如青梅竹马般纯粹而深厚的情谊,在岁月的悉心滋养下,愈发醇厚甘甜。最终,他们冲破世俗的枷锁,结为连理,成为京城之中一段人人传颂的美谈。林景舟仍清晰地记得,当时他为挚友能觅得如此良人而由衷欢喜,在他们的喜宴上,与众人一同举杯,为他们的爱情祝福,那是他记忆中最为欢乐的时刻之一。
浮灯烬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