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如巨大迷宫般错综复杂的京城局势之中,各方势力犹如迷宫中的狡黠行者,彼此制衡又相互窥探。表面的平静之下,明争暗斗的汹涌暗流随时可能掀起惊世骇浪。而江州的骤然变故,恰似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平衡,激起层层叠叠的滔天巨浪。
江州城内,瘟疫仿若一个无形且冷酷的死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疯狂肆虐。短短数日,整座城池便被黑暗与恐惧彻底笼罩。大街小巷,皆是被病痛折磨得形容枯槁的百姓。他们身体扭曲,痛苦地发出声声撕心裂肺的呻吟,那绝望的惨叫仿佛是对命运的无声控诉,在城市上空久久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所引发的恐慌,宛如一场无法遏制的燎原大火,在民众之间迅速蔓延。由于缺乏有效的安抚举措,这种恐慌情绪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可怕的暴乱。暴民们如丧失理智的野兽,在城中肆意妄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往日繁华热闹的江州城,此刻已沦为一片混乱不堪、绝望笼罩的人间炼狱。
这一噩耗,如同一道晴天霹雳,重重地砸落在盛京的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大臣听闻此消息,无不震惊失色,一时间,朝堂陷入了混乱与忧虑的漩涡之中。
早朝时分,平日里沉稳冷静、举止端庄的大臣们,此刻也全然没了往日的风范。他们纷纷急切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声音此起彼伏,都在竭力为江州的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然而,面对如此错综复杂、棘手万分的局面,众人绞尽脑汁,却犹如在黑暗中盲目摸索,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应对良策。整个朝堂弥漫着焦虑、无奈与紧张的沉重气息,压抑得让人几乎窒息。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身为吴王的刘澈,站在朝臣队列之中,眼神闪烁不定,恰似一只诡计多端的狐狸。他的心中,一条阴险毒辣的计谋正在悄然酝酿。
刘澈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一个能将顾景宸置于万劫不复之地的机会。他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想要实施自己的计划。于是,他连忙挺身而出,瞬间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痛心疾首的表情。他脚步急促地快步走到刘瑾面前,“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启奏道:“父皇,儿臣听闻江州之事,心中悲痛欲绝,犹如刀绞。如今江州局势危如累卵,岌岌可危,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儿臣思来想去,满朝文武之中,唯有顾将军智勇双全、威望卓著,若能派他亲赴江州,定可力挽狂澜,平息这场滔天大祸。”
刘瑾听闻此言,原本紧皱的眉头拧得更紧了,眼中闪过一抹深深的犹豫之色。他心中十分清楚,顾景宸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倘若派他前往江州,一旦他心生异心,拥兵自重,不听从朝廷调遣,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危及整个朝廷的统治根基。
刘澈何等精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刘瑾的顾虑。为了打消刘瑾的疑虑,他赶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深知您的担忧。但顾将军对父皇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此次江州危机,对他而言,正是一个向父皇表忠心的绝佳机会。而且,儿臣愿以自身名誉作担保,亲自监督顾将军在江州的一举一动,确保他行事谨慎,绝不敢有丝毫僭越之举。”
刘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他深知江州之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而刘澈所言,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最终,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长叹一声,还是被刘澈的说辞所打动。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既能解决江州危机,又能试探顾景宸忠心的两全之策。于是,他缓缓下诏,命顾景宸即刻启程,前往江州平乱抗疫。
浮灯烬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