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后近日听闻沈南意之事,知晓他为江州之事日夜奔走筹谋,不辞辛劳。那赤诚肝胆之态,果敢勇毅之行,着实令她佩服不己
万寿宫之中,梁太后于案几前反复踱步,脑海中不断权衡斟酌此事。沈南意的一腔热血和才华能力,她是看在眼里的,可朝堂规矩森严,贸然为一个无官职之人求官职,又怕生出诸多事端。但一想到江州百姓正深陷水火,再看看沈南意如此难能可贵的赤诚,梁太后心中渐渐有了主意,决计亲赴卧病在床的刘瑾塌前,为沈南意求个官职,好让他能名正言顺地参与到江州事务的处理当中。
这一日,天色微明,梁太后便早早起身。宫女们小心地为她身着素淡宫装,每一个动作都轻柔无比,生怕惊扰了梁太后的思绪。梁太后端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虽已不再年轻却依旧端庄威严的面容,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起身,仪态端庄地朝着刘瑾的寝宫而去。她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似带着多年身处高位的从容,但隐隐之中又透着一丝急切,那是对江州百姓的怜悯和对沈南意的期许。
守在刘瑾寝宫门外的太监宫女们,远远望见梁太后的身影,立刻齐齐跪地行礼,头都不敢抬,大气儿都不敢出,整个庭院瞬间变得一片静谧,只听得见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梁太后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迈着莲步,一步一步缓缓踏入内室。
室内弥漫着悠悠淡淡的药香,那味道混合着炭火的温暖气息,萦绕在鼻尖。刘瑾正半倚在床榻之上,靠枕堆在他身后,面色苍白如纸,毫无一丝血色,眼神之中透着几分倦怠与疲色,显然是被病痛折磨得不轻。见梁太后进来,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双手撑着床榻,想要坐直身子。梁太后急忙上前,伸出手轻轻按住他的肩膀,柔声道:“瑾儿,你病体未愈,就无需多礼了。”那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带着几分关切和心疼。
刘瑾虚弱地露出一抹笑意,那笑意十分勉强,牵动着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吃力。他轻声问道:“母后此番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每说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梁太后在床边的椅子上落座,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裙摆,神情庄重认真地说道:“瑾儿,哀家今日前来,是为沈南意之事。哀家听闻他一心想要彻查江州之事,为百姓伸冤雪恨。他每日不辞劳苦,四处收集证据,询问百姓疾苦,那忠诚之心,着实可嘉。如今陛下虽已另派官员前往江州,但沈南意聪慧过人、智谋超群,他对江州之事的见解独到,若能授予他一官半职,让他协助处理江州事务,说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梁太后说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刘瑾微微蹙起眉头,眉心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沉思片刻后说道:“母后,朕亦知晓沈南意颇具担当。那日朝堂之上,朕见他言辞恳切,眼神坚定,便知他是个有血性之人。但他并无官职在身,贸然授予官职,恐朝堂之上会生出诸多非议。况且江州之事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背后牵扯的势力众多,朕着实担心他会陷入危险之中。”他说着,轻轻咳嗽了几声,用帕子捂住嘴,帕子上隐隐有一丝血迹。
梁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这声叹息仿佛包含了多年来对朝堂风云的无奈。她语重心长地说道:“瑾儿,朝堂之上的议论,哀家自会去平息化解。哀家在这后宫之中多年,朝堂上的那些人,他们的心思哀家又怎会不知。至于危险,这世间哪有不冒风险就能成就的大事?沈南意有这份勇气与决心,若能给他一个机会,说不定能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而且还有其他官员一同前往,他们可相互照应帮扶。陛下不妨赐予他一个小官职,让他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参与其中,既能让他施展才华,也能让他行事更加名正言顺。”梁太后说着,伸手轻轻拍了拍刘瑾的手。
浮灯烬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