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当头,微风徐徐,晴空万里东子这天还是去晚了。起得并不晚,只是写东西写过了头,知道晚了,也得收尾不是?最后也不知道晚了多长时间总算是草草结尾才慌忙动身,出门时天已经大亮了,感觉实在是太晚了,为了找回点时间,只得找了条最近的路,紧赶慢赶,也不知道几点,脱完衣服就下水了。
太远已经老高了,已经开始刺眼了,水在岸上看不出什么来。下水后发现,水温好象长上去了。看着对岸还没有什么动静,不知道对岸的李哥什么时候出现那!
一想起去年,东子又穿越到了去年,对啦,去年这个时候老李已经过来了,今年李哥来的有些晚,昨天见到时,说是才搬过来,第一次游。到这点应该过来了呀?提起这位李哥,东子就穿越回到了过去,回到二十多年前。二十年前,两个人也是聚少离多,来去匆匆,东子就一直没问过人家尊姓大名,到了今天,那就更不好意思了,不过要说起来,李哥叫什么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二十多年的那次相遇,或者说是认识时,两个人能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就十几个小时,可能还多说了,要说起关系起来,是否非同一般那,您就自己分析吧!
穿越到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面时,是北京长跑俱乐部组织去深圳参加那里举办的第一届马拉松赛。因为是首届,所以一定要成功,那人员必须要保证,所以北京去了一个强大的阵容。去深圳跑马拉松达到了二百八十多人,那届赛事全体参赛的统共加起来也就320多人,香港就那么几个人。前几年从网络浏览中发现,那届马拉松,早已经被删除了,但北京这边拿了纪念品和证书选手的这段历史,是抹杀不了的吧,
深圳马拉松,是东子外地的第一个马拉松,因为那个时候他还在上班,加上手头也不富裕,去外地参加比赛,真的有些奢侈。就是今天让东子再出门去外地,他也不肯坐飞机或者高铁,因为东子他们那种人不具备那种条件,过去的比赛也就是玩票,一没有名次,二没有奖金,只是参赛,不收报名费罢了。那车票,吃饭,住店总也得几个大子吧?所以十几年来的马拉松生涯,外地的马拉松赛,东子只参加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去深圳也算是最阔绰的一次吧,因为那个时候毕竟是全国第一个开放的城市嘛,东子他们也就破费一次了。就是这一次上深圳东子认识了李哥,但没有问名字,也没怎么接触,所以东子只是记住了李哥这么一个人了。
那次他们是坐火车去的,应该就是普客吧?记得坐车的时间很长,只记得到站就停车,一停车就有跑友下车在车站上跑上一阵,列车员一叫再赶紧跑上车。就是因为在车厢里攒着腿都麻了。也因为那次他们去了有二百多人,那应该是两节车厢的座位了,可惜不是你意想的那样,而是分散在各个车厢当中,二十多年过去了,东子永远也忘不了那人挨人,人贴人的经历,怎么那么巧,他们的车厢里正好赶上了去深圳打工的群体,都是扛大包的农民工,整个车厢不是打工的人就是打工人的大包,结果可想而知,走路都成了奢侈,只能是坐着过道都被人挤满了,水泄不通一点也不为过。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为了买卧铺票满头大汗地在车厢里穿梭,挤来挤去地去找上天入地了的列车长,最后到了深圳也未能如愿,其实更可气的是这哥们是为了他的朋友,还有朋友带着的那个女朋友买,至于他自己那个也就十几岁的儿子,能不能进卧铺车厢只有天知道了!反正那次他朋友最后不高兴的样子,给东子留了很深的印象,老李老实忠厚的样子,实在让东子不解,为了盆友,就那种盆友?这一路你可是一会也没陪着自己的儿子呀?你在人粥当中挤来挤去的身影,满头大汗的样子,到现在还在东子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次去参赛他们并不认识,更谈不是朋友,只能算是跑友,在深圳的合影的所有照片中,就是东子和王哥还有马哥的身影。这是他们两个第一次的碰面。
生活的脚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