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散,御花园中杏花初绽。
粉白花瓣如胭脂轻抹,零星点缀在褐枝之上,宛若晨雾中悄然盛开的梦。
微风轻拂,吹动花枝,也将那一缕缕淡雅香气缓缓送入心脾,沁人心肺。
这一日,天光清润。
阳光自宫檐斜洒而入,金辉洒落在御道之上,铺出一条熠熠生光的玉阶。
慕容渊身披暗金龙袍,步履沉稳,自朝中百务中抽身,步入太后寝宫。
自登基以来,他日理万机,朝政繁重,少有闲暇。今日特来请安,心中满是敬意,也藏着几分久违的温情。
寝宫内,香炉袅袅,檀香温润,沉香缭绕之间,一派宁静安和。
太后端坐于凤座之上,凤袍加身,金丝银线勾勒九天凤凰,庄严中带着母性的柔光。
她怀中坐着一名五岁小女,穿一袭嫩粉襦裙,肌肤如凝脂,双目乌亮如黑葡萄,灵动中透着几分羞怯。
她乖乖依着太后,双手交握于膝,目光怯生生地望着正缓步而入的帝王。
女孩身侧,站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妇,身穿素雅长裙,虽衣饰素净,却自有一番端庄大气之态。
她正是柳芷柔的外祖母,秦氏。
她一手牵着外孙女的手,目光温和沉稳,既慈爱,又护犊之心深重。
慕容渊止步于凤座前,俯身躬礼,语气沉稳:“母后,儿臣慕容渊,前来请安。登基数月,政务繁冗,若有疏忽,望母后恕罪。”
太后微微颔首,眼中尽是慈爱与安慰。
“渊儿,你能惦记哀家,哀家已甚是欣慰。你为天下操劳,母后心中明白,不责你。”
慕容渊起身,目光落在太后怀中的女孩身上,眸光微动。
“这位小姑娘,便是母后常提起的……团团?”
太后低头望了望怀中女童,神情愈发柔和,轻轻点头。
“正是她。乃吏部尚书之女,自幼聪慧伶俐,哀家与她有缘,自小将她带在宫中抚养,视若己出。”
“虽非亲孙女,却也疼爱多年。”
秦氏此时轻声说道:“陛下,团团自幼由老身照料,所幸天性温顺,未曾惹事。能得太后宠爱,是老身三生之幸。”
“宫中虽好,终究非久留之地,待她年岁再长些,便会接回府中教养。”
话音未落,小女孩悄悄抬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望向慕容渊,奶声奶气地说道:“陛……陛下好。”
声音软软糯糯,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慕容渊心头微暖,嘴角浮起一抹难得的笑意。他微微俯身,伸手轻轻抚过她发顶。
“团团乖巧可人,果如母后所言。”
他目光转向秦氏,语气郑重几分。
“王妃既是她的依靠,朕亦当尽心尽力,护她周全。”
秦氏闻言,含笑颔首,声音温和而坚定:“有陛下此言,老身便可心安。”
太后在一旁看着,欣慰地笑了笑,随即缓声道:
“这孩子虽非哀家亲血脉,却是哀家一手带大。如今有亲人照料,哀家虽不舍,亦安心。”
“渊儿,此情不可忘。”
慕容渊神色肃然,郑重点头:“儿臣谨记于心,必不负母后所托。”
春风再起,杏花轻落,几瓣无声飘入殿中,落在地毯上,如雪若霞。
这一日的温情画面,悄然定格在慕容渊心底,成为他登基后最柔软的牵挂。
而在夜深人静时,他常忆起那稚嫩童音与母后的目光,仿佛微光穿透风雪,照亮他孤寂帝王路上的一隅温暖。
这份牵挂,是责任,是柔情,更是他心底永不熄灭的一道光。
作者:有意见的地方或错字,可以和我说
作者:我会接受建议
作者:你们觉得小时候剧情要快速的过还是慢慢的过?
朕一世温柔,只为妳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