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暗号对榫
第1节:月下应答
赵山河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潮湿的夜风灌进领口,带着庙墙青苔的腥气。他攥着货担绳的手心沁出冷汗,将皮司令亲授的暗号压得又沉又稳:“圆,但缺了角。”
最后三个字刚落地,门内的呼吸声突然顿住。“缺了角”——这是只有核心成员才懂的隐喻,暗指被日军侵占的黑石关,像块咬碎的月亮悬在黄河边。赵山河的指尖已经搭上货担底层的布防图残片,那半张麻纸被油纸裹了三层,边角仍磨得发毛。
“吱呀——”
庙门突然开了道缝,窄得只够伸出一只手。那只手骨节粗大,虎口结着层厚茧,指甲缝里嵌着黑泥,显然是常年握农具的手。但赵山河注意到,手腕内侧有块极淡的疤痕,像被烙铁烫过的月牙形——这是皮司令提过的标记,李百晓的记号。
“凭证。”手的主人声音压得极低,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赵山河没说话,飞快地解开货担夹层的绳结。半截布防图残片递过去时,他的指尖擦过对方的掌心,触到一片冰凉的湿意——是汗。看来这人也在紧张,或许庙里不止他一个。
残片刚过门缝,那只手突然猛地收紧,像铁钳般攥住布防图,同时另一只手从门后伸出来,一把拽住赵山河的胳膊。力道大得惊人,他几乎是被拖着撞进庙门,后背重重磕在门闩上,疼得闷哼一声。
“砰!”
木门在身后狠狠关上,门闩落下的重响惊得梁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赵山河刚要挣扎,鼻尖突然钻进一股浓烈的桐油味,混着淡淡的硝烟气——是根据地特有的火油味,用来浸布条做火把的。
“跟我来。”拽他的人松开手,转身往庙里走。
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月光,赵山河看清这人穿着靛蓝短打,腰间别着把柴刀,正是白天在山洞里救过他的药农。对方走路时肩膀微微倾斜,像是左腿受过伤,这让他突然想起皮司令的话:“李百晓在长征时中过枪,走路有点跛。”
难道……
“别瞎看。”药农头也不回,拐进正殿侧面的耳房,“这里的菩萨不爱看生人打量。”
耳房里没点灯,只有供桌前点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在风里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尊晃动的石像。药农突然转身,油灯的光刚好照在他脸上——左眉骨有道浅浅的疤,跟赵山河怀表夹层里的照片上,李百晓的模样分毫不差。
“皮司令让你带的话,说吧。”药农往油灯里添了点油,火苗“噗”地跳了一下。
赵山河刚要开口,突然听见前院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不是一个人,至少三个。他猛地看向药农,对方却冲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柴刀的刀柄在阴影里闪了一下寒光。
“自己人。”药农压低声音,“守夜的。”
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