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寒假,窗外的雪刚停,阳光把雪地照得亮晶晶的。我正趴在客厅的茶几上写作业,老爸突然举着手机从书房跑出来,拖鞋在地板上蹭出“沙沙”声:“丫头快来看!林俊杰线上歌友会直播,他在唱新专辑的歌!”
我探着脑袋凑过去,屏幕里的舞台亮得像撒了层碎钻,林俊杰坐在高脚凳上,手里握着话筒笑着说:“今天要给大家唱《伟大的渺小》里的歌,这张专辑筹备了很久,每首歌都像自己的孩子。”老爸把手机架在饼干罐上,调整角度让我看得更清楚,自己则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旁边,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
前奏响起时,客厅里的暖风机还在嗡嗡转,可我的注意力全被屏幕里的旋律勾走了。林俊杰先唱了几首相对轻快的歌,直到他说:“接下来这首《黑夜问白天》,很多朋友说它是专辑里最难唱的一首。”他深吸一口气,灯光瞬间暗下来,只剩下一束追光打在他身上,“但难唱的歌,往往藏着最想说的话。”
钢琴声像冰珠落在玉盘上,清脆又带着一丝凉意。他的声音刚出来时很低沉,像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薄云:“半天上的秃鹰那张脸,像一句没说的怨言”——每个字都咬得很轻,却像羽毛搔在心上,我握着铅笔的手不知不觉停了下来,连作业本上的字迹歪了都没发现。
唱到副歌时,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像顺着阶梯一步步往上走:“黑夜问白天,能不能赦免,灰色的人间”——那转音快得像流星划过夜空,从低音到高音的跨度大得惊人,尾音却收得极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颤抖。老爸在旁边轻轻“哇”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跟着旋律打拍子。我盯着屏幕里闭着眼唱歌的人,感觉耳朵里像有海浪在轻轻拍打着,明明是第一次听这首歌,却莫名觉得心里酸酸的。
歌友会结束后,老爸立刻点开音乐软件,指着屏幕上的专辑封面说:“你看,这就是《伟大的渺小》,刚上线没多久,咱们把它买下来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好听的歌。”他手指点下“购买”按钮时,我突然发现这张专辑的封面很特别——暗蓝色的背景里藏着点点星光,像深夜的天空,林俊杰的侧脸隐在光影里,眼神里带着温柔的倔强。
那个下午,老爸把音响音量调得不大不小,整张专辑的歌一首接一首地放。从《伟大的渺小》的恢弘到《身为风帆》的坚定,每首歌都带着不同的情绪,可我总在等《黑夜问白天》的旋律再次响起。当它第二次飘进耳朵时,我终于忍不住问:“老爸,这首歌为什么这么难唱啊?我觉得这张专辑肯定是林俊杰最难唱的一张了。”
老爸点开歌词页,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说:“你看这些高低起伏的线条,像不像过山车?从很低的地方一下子冲到最高处,转音又多又快,对气息的要求特别高。”他学着林俊杰的样子比划着,“专业歌手都未必能唱好,难怪你会觉得难。”
我盯着屏幕里的歌词,突然想起刚才直播里林俊杰唱歌时稳定的气息,忍不住追问:“难道是林俊杰很早就开始去练声了吗?不然怎么能唱这么难的歌?”
老爸闻言笑了,翻出手机里存的旧采访视频:“你看,他十几岁就开始系统练声了,每天早上都要做气息训练,就算开演唱会再累,回到酒店也要练半小时发声。”视频里年轻的林俊杰对着镜头说:“唱歌就像盖房子,基本功是地基,地基稳了才能盖高楼。”我恍然大悟,难怪《黑夜问白天》里那么复杂的转音,他唱起来像呼吸一样自然,原来背后藏着这么多年的坚持。
星音绕耳日常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