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后,医馆后院的药圃冒出新绿,林书瑶正带着药童们移栽紫苏,萧景恒就蹲在旁边帮忙,手里捏着小铲子,动作却笨手笨脚,刚栽好的幼苗被他碰倒了好几株。
“还是我来吧。”林书瑶笑着夺过他手里的铲子,“你这王爷的手,还是留着批奏折吧。”
萧景恒也不恼,就蹲在旁边看她,阳光落在她发间,鬓角别着朵刚摘的蒲公英,风一吹,绒毛簌簌落在他手背上。他忽然伸手,替她拂去沾在肩头的草屑:“等忙完这阵,我带你去江南看看?听说那里的紫苏长得最好。”
林书瑶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江南?”
“嗯。”萧景恒点头,语气认真,“你说过,你小时候在江南住过,我想陪你去走走,看看你长大的地方。”
她心里一动,刚要应下,却见青桃匆匆跑进来:“姑娘,王爷,宫里来人了,说太后病了,请您即刻进宫诊治。”
萧景恒的脸色沉了沉。太后自去年柳如烟之事后,便一直对林书瑶心存芥蒂,此刻突然传召,怕是没那么简单。
“我跟你一起去。”他站起身,握住林书瑶的手。
宫中医房里,太后半倚在榻上,脸色确实难看,见了林书瑶,语气却带着疏离:“林姑娘医术高明,看看哀家这身子,还能撑多久。”
林书瑶没接话,只是上前诊脉,指尖搭在太后腕上,眉头渐渐蹙起:“太后是忧思过度,肝气郁结,加上脾胃虚寒,才会食欲不振、夜不能寐。”
“哼,倒是会说。”太后冷笑,“哀家听说,你和景恒在医馆过了除夕?倒是把王府的规矩都忘干净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萧景恒挡在林书瑶身前,“儿臣觉得,能让百姓安康、让身边人舒心,才是最大的规矩。”
太后被噎了一下,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叹了口气:“罢了,哀家也管不动你们了。只是这药……得林姑娘亲自煎。”
这分明是刁难,却也带着几分妥协。林书瑶点头应下:“臣女遵旨。”
煎药的小厨房里,萧景恒陪着她守在药炉旁,看着火苗舔舐锅底,忽然道:“委屈你了。”
“不委屈。”林书瑶往炉里添了块炭,“她只是还没完全放下。慢慢来,总会好的。”
药煎好时,香气漫了满室。林书瑶将药汁倒进碗里,递到太后面前:“这药里加了些陈皮和砂仁,能理气开胃,您试试。”
太后看着她平静的眉眼,忽然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也是这样,为了心里的人,甘愿放下身段。她接过药碗,抿了一口,竟不似往常那般苦涩。
从宫里出来时,天已擦黑,萧景恒牵着林书瑶的手走在宫道上,宫灯的光晕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
“你看,”林书瑶忽然笑了,“就像这紫苏,梗能理气,叶能散寒,各有各的用处,却都是好东西。人也一样,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慢慢熬,总会熬出暖意来。”
萧景恒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吻:“嗯,有你在,再难熬的日子,也能熬出甜来。”
初夏时,医馆来了位特殊的病人——柳如烟。她瘦了不少,穿着素色衣裙,见了林书瑶,竟屈膝行了个礼:“林姑娘,前些日子多谢你的药。”
原来她在别院染了风寒,吃了萧景恒送去的药却不见好,后来才知那些药是林书瑶开的方子。
“举手之劳。”林书瑶给她诊脉,“你这是心结未解,光靠药没用。”
柳如烟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块玉佩,正是当年萧景恒送她的那块:“这东西,该还给你们。”
重生下堂妻:王爷请和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