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要去星战区?那你们攒的钱差不多够了吧?”
黑发青年抬手挠了挠后脑勺,嘿嘿一笑,眼角眉梢都带着少年人的雀跃:“老师,今天还得去一趟,麻烦您帮我和伙伴们请个假哈。钱嘛——”他拖长了调子,指尖无意识蹭了蹭校服袖口,“我们小队目前攒了四十多万,还差几万就够啦。所以今天打算去联机碰碰运气,说不定能遇上‘送财的’呢。”
说这话时,他眼底飞快掠过一抹亮闪闪的自信,眉宇间那股少年人的执拗里又添了几分沉定的坚定。十六岁的汤译哲站在那儿,身形比半年前拔得更直了些,俊俏的脸上挂着暖融融的笑,眼底的光衬得少年气格外鲜活,不知要让多少女生悄悄红了脸。
自从被李博远收为弟子,他的日常便被课程填满——上午啃理论,下午钻实操,半点不敢懈怠。
等基础知识打牢了,他每周至少要扎进星战区一次:先从个人的任务起步,一笔一笔攒下星币,就在好不容易够钱买下侦察舰后,兜里却早就比脸还干净了。
正发愁时,李博远却笑眯眯地提了笔“旧账”:“入学考核的奖学金早该发了,忘了给你。”说着就往他手里塞了十万星币。
汤译哲红着脸推让了好几回,最后还是被老师半强制着收下,这才把目标定在了五十万星币的攻击舰上。
而过去这个寒假,除了联邦新年之外不在学校里之外,他的小队伙伴们也没闲着,跟着他一头扎进了星战区“补课”。
刚开始那会儿,伙伴们的手忙脚乱跟他初学乍时简直如出一辙:操作失误、平衡失调、被虚拟敌舰追得满场跑……汤译哲干脆给他们开了观众权限,让大家先练抗压和平衡。当然,轮到李梦梵的时候,他特意多“关照”了几分——直接调到最高难度。
“你天赋最高,就得练最强的。”汤译哲说得一本正经,心里却暗戳戳记着开学时对方给他和唐婉月泼的那盆“黑料”。
结果第二天,李梦梵一整天都没露面,估计也是在宿舍里躺了一天——要知道汤译哲当年闯最高难度,也不过多睡了半天,硬是咬着牙爬起来继续练。
到现在,五个人基本都能较为熟练地操作战舰了,其中最强了当属汤译哲,他完成的个人任务是最多的,难度也是越来越高的。
当然,除了战舰模拟舱,汤译哲还特意去了星战区的机甲和战机模拟转了转。或许是最先把战舰指挥和驾驶这块硬骨头啃了,他在机甲和战机这边倒是没费太多功夫——凭借着不错的适应力和操作天赋,没用几天就摸透了基础驾驶的方法,至少攻击和防御,普通规避和躲闪还是会的。
不过这两样东西,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看着亲民,实则藏着“吞金”的门道。机甲和战机本身的价格其实不算离谱,一架标配的入门级机甲或轻型战机,标价也就五千星币,对刚接触星战竞技的新手来说还算友好。
可真正让汤译哲犯愁的是后续开销——弹药消耗简直像个无底洞。机甲还好说,大多依赖能量核心驱动武器,充能成本相对可控;战机却得实打实的得买弹药,尤其是常规导弹和穿甲弹,少了这些在空中就是活靶子,根本没法和对手抗衡。
他在弹药补给那儿仔细瞅过价目表:一枚最基础的穿甲弹就要五百星币。汤译哲掐指一算,这意味着单是把战机的弹药舱装满打空十次,花在弹药上的钱就够再买一架新战机了。“这哪是学战机驾驶啊,分明是烧钱喂机器。”他忍不住苦笑,连多看几眼挂载架上的弹药箱都觉得肉疼,生怕多看一秒就忍不住冲动消费。
但几个月后的比赛在即,总不能空着手去参赛。汤译哲咬咬牙,还是硬着头皮掏出积蓄投了资:挑了一架机动性不错的轻型战机,又配了少些穿甲弹和几枚常规导弹,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万五千多星币。
星际双生:命运的裂痕(纠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