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河的水流声依旧潺潺,夹杂着那些若有若无的人语杂音,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两人周围。空气中的水汽很重,打在脸上带着冰凉的触感。
解雨臣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抬手,解开领口的扣子,从贴身的衣物里取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枚玉佩,通体温润,呈半透明的乳白色,上面雕刻着与河底骸骨手中同款的繁复纹路。这枚玉佩他从小戴到大,是解家祖传的信物,据说能辟邪挡灾,他一直贴身收藏,从未离身。
“这是我的玉佩。”解雨臣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从小戴到大的。”
黑瞎子的目光落在玉佩上,墨镜后的眼神似乎闪烁了一下:“解家的祖传玉佩?”
“嗯。”解雨臣点点头,举起玉佩,对着头灯的光线仔细观察,同时在脑海中回忆着河底那些玉佩的纹路,“刚才在水下看到的那些,纹路和这个很像。”
他闭上眼,在脑海中将两者的纹路进行比对、拼接。渐渐地,一个让他心惊的念头浮现出来——那些散落在河底的玉佩纹路,似乎能和他手中这枚玉佩的纹路完美地拼合在一起,像是一幅被打碎的拼图,他手中的这枚,是其中最关键的一块。
“它们能拼合。”解雨臣睁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震惊,“我手中的这枚玉佩,和河底那些,原本应该是一套的。”
一套玉佩,散落在地宫的地下河底,只留下最关键的一块在解家传承下来。这意味着什么?是解家先辈有意留下的线索?还是这场祭祀或灾难中,唯一的幸存者带回了这枚玉佩?
无数个疑问在解雨臣的脑海中盘旋,让他一时有些失神。
就在这时,黑瞎子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沉默:“你爷爷解九爷,当年是不是来过这儿?”
解雨臣猛地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黑瞎子怎么会突然提到爷爷?
黑瞎子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笑了笑,解释道:“猜的。解家的玉佩出现在这儿,还能和河底的拼合,总不能是凭空飞来的。你爷爷当年也是九门里的风云人物,没理由对这么大一座陵寝一无所知。”
解雨臣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紧紧攥着手中的玉佩,指尖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他确实在爷爷解九爷留下的一本旧日记里,见过“惊蛰”这两个字。那本日记记载的大多是些家族琐事和生意往来,只有寥寥几笔提到了“惊蛰”,语焉不详,只说“此物凶险,解家后人慎入”,当时他年纪尚小,并未在意,现在想来,那“惊蛰”指的,恐怕就是这座惊蛰陵。
爷爷果然来过这里,或者至少,对这里的情况有所了解。
解雨臣沉默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但他的沉默,在黑瞎子看来,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黑瞎子挑了挑眉,没有继续追问,只是转头看向漆黑的河面,语气变得有些深沉:“看来,你爷爷当年,恐怕也卷进了这惊蛰陵的浑水里。这些河底的骸骨,说不定就有他当年的同伴。”
解雨臣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将玉佩重新贴身收好,指尖却依旧能感受到玉佩传来的温润触感,以及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
爷爷为什么会来这里?他当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留下那样一句警告?河底的那些人,和他爷爷是什么关系?这枚玉佩,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惊蛰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