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
缅宁路两旁的枫树早就红了,18点的风吹着,裹挟着一片赤信飞进半阖的卷帘门里。
欧没望了望树,笑道:“收到啦。”
-
第三次搬家,不知能住多久。
欧没早就算好了,大学毕业后先老老实实找份工作,攒点钱,钱够了去找个合适的地儿,开个相馆,然后……
先想到这儿吧。
第一次,作为一个实打实的南方内陆居民,长达20年没有见过雪,到哈 尔 滨买了间小房子,夏天还好,冬天一到:雪景太美,欧没不忍心出门。
中央大街修建得十分中西,以及包括不限于冰雕和雪人,欧没连拍一个月离开了哈。
第二次,他想看海。
也许是被冻傻了,他选择住在北温带和热带交界处。
广 西 很好,北海也很好,但38度的气温真的不太好,他就知道住不长久。
于是他租了套房子。
看海?看湾得了。广 西 ?北海。然后呢?涠洲岛。不是说来养老吗?可养老是一种生活,生活的意义在于旅游漂泊。
过了几个月而已,欧没的印象仅剩在他爸初一时送他的那台老式相机里。
那天是他到北海的第三天,像大众一样,他只祈祷这个夏天的桂能少降些雨——至少这个月,让他往后回忆起时不那么……潮湿?
对于一个20年都没见过海的人来说,海上的一切都是极其的辽远宁彻的。
他拼命吸着海风张开双臂,试图拥抱自由的气息,以至于,当他反应回来时,周围已经没人了。
他突然就明白了“黑云翻墨”以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含义,因为雨来得实在太快,就像开了1.5倍速:下雨只要三秒,一秒用来黑云,一秒用来跳珠,一秒用来吹散。
其实除了气温,其他的一切都好。
北海的一天有30个小时,24个小时里,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避阳,五个小时避雨,还剩一个小时出来开店门,或是专门溜达着去看外地人哼哧哼哧的拿瓶子装银滩的沙。
欧没当初也装了一瓶,后来拿去做了个沙漏。
-
住了五个月,去了月亮湾,看了无数次海上日出日落,也看了许久的朦胧月亮。
是的,太朦胧了,以至于他曾几度以为自己患上了散光。
在桑拿房里暴瘦了五斤后,他终于选择搬走。
第三次,他到了云 南 。
极致的冬夏后,他希望是难辨的春秋。
正好云 南 是春的代名词。
秋也不错。
少说一年得住满吧。
-
最后选定在南镇。
相馆和小区隔了一条街,本来是配套的,但是欧没存的钱不剩太多了,为了养活自己和Mickey,他在桂苑低价买了套房。
哦,忘了说,Mickey是只萨摩耶,欧没高三他母亲大人送的毕业礼物。
现在是家人,毕竟跟他跑了半个中国了。
作为一个十八线又十八线的小小小县城,平均人流量为二十的缅宁路已经算是商业街了,花店,书店,蛋糕店……一应俱全。
折枝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