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乡下小院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秦薇薇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冒泡,香气顺着窗户缝飘出去,引得院角的芦花鸡不停扑腾翅膀。秦凌从井里打了桶凉水,擦了擦院中的石桌,转头喊:“薇薇,奶奶醒了吗?”
“醒啦,正在屋里梳头发呢!”秦薇薇掀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粥,“我给奶奶煮了她爱吃的红薯,再蒸个鸡蛋羹,一会儿就能吃了。”
自从上次秦老太提了想在村里住,秦凌真的在茶叶村旁边买了个带院的小房子。翻新后刷了米白色的墙,院子里种上了牡丹和月季,还搭了个葡萄架,正好赶在秋天搬了进来。秦老太每天跟着村里的老人去山上捡板栗、挖野菜,精神头比在城里时还好了不少。
“奶奶,吃饭啦!”秦薇薇端着粥走进屋,看到秦老太正对着镜子发呆,手里攥着一把旧木梳——那是秦爷爷生前用的。她走过去帮老人把头发梳顺,轻声说:“今天天气好,吃完饭我们去山上捡板栗,听说今年的板栗结得特别多。”
秦老太回过神,笑着点头:“好啊,以前你爷爷总带我去捡,说板栗炖鸡最香。”
三人坐在石桌前吃饭时,邻居张大爷扛着锄头路过,笑着喊:“秦凌,今天要不要跟我去山上看看?我那片板栗林,你们随便捡!”
“谢谢张大爷!我们吃完饭就过去!”秦凌笑着应下,又给张大爷递了个刚蒸好的红薯,“您尝尝,薇薇刚蒸的,甜得很。”
张大爷接过红薯,咬了一大口:“好吃!还是你们年轻人会生活,把小院子收拾得这么亮堂。”
吃完早饭,秦凌背着竹篓,秦薇薇推着轮椅(秦老太走累了能歇着),一家三口往山上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有的背着竹篓,有的提着篮子,都是去捡板栗的。大家看到秦老太,都热情地打招呼,有人还把刚捡的板栗塞给她:“秦奶奶,这板栗新鲜,您拿回去炖肉吃。”
秦老太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
到了张大爷的板栗林,秦凌爬上树晃树枝,金黄的板栗“哗啦啦”往下掉,秦薇薇蹲在地上捡,秦老太坐在轮椅上,小心地把板栗上的刺拨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秦薇薇捡着板栗,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外婆家,那时候父母还没变得贪婪,会笑着帮她剥板栗,可后来怎么就变了呢?
“想什么呢?”秦凌走过来,把一捧板栗放进竹篓,“捡了这么多,够咱们吃好几天了。”
秦薇薇回过神,笑着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可不是嘛。”秦凌揉了揉她的头发,“以后咱们每年都来捡板栗,等牡丹开了,再请大家来院子里赏花。”
中午回到家,秦薇薇用刚捡的板栗炖了鸡。锅里的鸡肉炖得软烂,板栗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满嘴留香。秦老太吃了两大碗饭,摸着肚子说:“比城里饭店做的还好吃。”
下午,秦凌接到林启航的电话,说智慧农业系统的试点成功了,石头村的橘子园用上了智能灌溉,橘子的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三成,收购商已经上门预定了。“下周咱们开个表彰会,邀请村民代表来参加,顺便跟电商平台签合作协议,你和薇薇可得来。”林启航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一定到。”秦凌挂了电话,跟秦薇薇和秦老太说了这个好消息,两人都高兴得不行。秦老太拉着秦凌的手说:“你们做的是好事,能帮到村里人,比什么都强。”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