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备知识点
超小超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6个专题资料:考试必考1 (5-2)

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

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

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①十石②弩。

半衲③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

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

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注】①彀(gòu):张满弓弩。②十石(dàn):极言费力之大。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③衲:缝补,此指补过的破衣服。

这首诗通过典型细节深情刻画了“负重民”的鲜明形象。请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具体赏析。

【答案】2.①诗人刻画了一个艰辛劳作、生活悲惨的“负重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工的深切怜悯和同情。②这一形象是通过典型细节刻画的。如“筋骸长教十石弩”,写劳工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突出劳作的艰苦不易。再如“半神遮背是生涯”,写劳工衣着破旧,顶着烈日,出卖苦力,突出生存艰难,生活悲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诗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诗”赏析“负重民”这一形象,然后先理解“负重民”的意思,再结合第五至八句这几句诗来分析人物的特点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诗歌第五句说“忽怜长街负重民”,引出“负重民”这一形象,下面四句就进入对“负重民”的正面描写:“筋骸长彀十石弩”,意思是“骨瘦如柴,背上压着一百多斤”,一个青筋暴出,骨瘦如柴,身负重物,移步艰难的苦力形象跃然纸上,这一细腻描绘,不仅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而且逼真地点明物体之重已远超过人所能承受的限度;“以力受金饱儿女”意思是“一辈子就靠半件坎肩遮阳挡雨,为了养儿活女不管火热水深”,苦力的区区报酬得来十分不易,其中渗透着很多血和汗;“半衲遮背是生涯”,这是说“负重民”在烈日曝晒下,尽管衣不蔽体,却全然不顾,因为他们已被剥削得一无所有,除出卖苦力外别无“饱儿女”之法。“负重民”是家中直接挣钱者,从事的又是如此费力的劳动,尚且是“半衲遮背”,那么完全可以推断,所谓“饱儿女”,充其量也只不过勉强活命而已。诗歌中“筋骸长彀十石弩”“半衲遮背是生涯”这两个典型细节的刻画,突出了负重民的艰辛,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怜悯。

三、(2018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渡黄河

范 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本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诗人以渡河之危险与艰难喻国家之危局与世事的艰难,描绘了环境的荒凉萧条喻国家民族的衰落,以一句询问表达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忧虑。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这首诗的大体意思;在此基础上,概括诗人形象,再作简要分析。

四、(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 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①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高中必备知识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听夏至 连载中
听夏至
忘却夏
HE男女主双学霸有嘴有眼青梅竹马久别重逢再次相遇“她是我的夏至”“南墙的栀子花开了去看看吧”人生就是一本书期待她们二人的章节
0.2万字7个月前
旧事难忘 连载中
旧事难忘
火腿不加肠
以此故事纪念我的中学生活
0.6万字7个月前
沉思往事立残阳 连载中
沉思往事立残阳
我是忆绾吗
青春校园/懵懂年少/暗恋/BE/励志/现实故事的开始是我们的名字出现在同一张分班表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在故事的结束却不见了。前期超甜,后......
14.4万字7个月前
寻灵大冒险(校园篇) 连载中
寻灵大冒险(校园篇)
异陆编制者
两个男孩的“友情”
0.4万字6个月前
重生后发现我暗恋对象弱爆了 连载中
重生后发现我暗恋对象弱爆了
月狸猫
0.1万字6个月前
分手也是爱 连载中
分手也是爱
妖妖爱
爱生活,爱自己,也爱你(欢迎收藏关注)
21.8万字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