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八年,你我又同在三合会,共事三载。早已结下深厚的情谊。”她眼中含情,“金田以后,在这军中数年,你我多次并肩作战。”
帐外传来将士们的哄笑,有人起哄要闹洞房。苏三娘忽然踮脚,在罗大纲耳边轻声道:
“罗大哥,我们早就是过命的交情了。”
春雷终于炸响,雨点噼里啪啦打在营帐上。罗大纲红着眼眶大笑,伸手搂住妻子的肩:
“走!请弟兄们喝黄连喜酒去!”
而就在一个时辰前,何永志收到陆芸托人送来的包裹。拆开油纸,里头是个靛青色的布囊,针脚细密却不够齐整——显然是赶制的。布囊里装着几味药材:安神的柏子仁,还有一小包晒干的忍冬花。
信笺上的字迹比往日潦草:
永志兄:
连镇今岁雪甚,然将士们伐木为屋,倒比往年宿营暖和些。僧格林沁部虽围而不攻,我军日日操练不辍,林侯爷昨还亲自校阅了新制的藤甲。
随信附上香囊一只,内装此地特产的柏子与忍冬。柏子安神,可助兄夜寐;忍冬耐寒,恰似我北伐军风骨。权作罗大叔与苏姐姐新婚贺仪。
另:茶馆门前死去多年的树又开花了?定是爷爷想我们了,要是有时间,真想回去一趟。
又:闻赣北春早,兄可于驻营处觅些野芹,与豆腐同煮,最是清热...
芸 元月十九
何永志摩挲着信纸上晕开的墨迹——那是被雪水浸湿后又烘干留下的痕迹。他忽然将信纸凑近鼻尖,隐约嗅到一丝树皮苦涩的气息。
“野芹?”他盯着这个突兀的词皱眉。北伐军被困连镇数月,哪来的豆腐?
帐外传来《太平乐》的唢呐声,罗大纲的婚礼正要开始。何永志把信塞进怀中,香囊却突然裂开——几片榆树皮碎屑簌簌落下。
罗大纲的新婚帐内堆满了贺仪:天京送来东王手书的“忠勇双全”匾额,北殿将士凑了八十双红袜,而吴如孝从镇江捎来的木盒最是特别——
“这老小子!”罗大纲掀开盒盖,里头竟是半块炮弹碎片。苏三娘却红了眼眶:正是攻取镇江时,吴如孝为救罗大纲而被炮弹余波溅到,这是从他身上取出来的弹片。
何永志趁机呈上陆芸的香囊——他把裂口重新缝了起来——这对从小没有母亲照顾的他来说并不是难事:“芸儿说,这忍冬花...”
“知道知道!”罗大纲粗声打断,却小心翼翼把香囊系在妻子腰间,“那丫头定是绣了半个月——针脚比老子的刀法还乱!”
帐外突然传来《太平乐》的唢呐声,混着将士们“早生贵子”的起哄。
罗大纲将众人轰了出去,说道:“大家回去吧,该休息休息,守班的仔细些,城防不可怠慢,要小心清妖夜袭!”
太平侠客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