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卫演武场上,石狮静默,透着几分诡异。
沈砚按照琉璃珠指示的坐标,寻到此处。他深吸一口气,伸手缓缓转动狮首。
“咔咔……”
机关启动,沉闷的声响回荡在空旷的演武场。石狮下方,竟缓缓现出一条幽深的密道。
沈砚举起火把,沿着台阶向下走去。
密道两侧的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靖难遗臣……”
沈砚的目光扫过那些名字,心头一沉。他赫然发现了“丙辰科七子”的名字,赫然在列。
继续向下,阴冷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
密道尽头,是一间石室。
石室中央,供奉着一件袈裟,旁边放着一封度牒,皆是建文帝的遗物。
沈砚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快步上前,拿起一个玉匣。
玉匣之中,赫然是一份血诏!
血诏之上,字字泣血:“朕若身死,秘葬孝陵,使逆贼永负弑侄之名!”
落款时间,竟是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
沈砚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他猛地转头,看向石室角落。
那里,一个铁笼中锁着一具焦尸,左肩胛上有一个“乂”字烙印,与之前发现的焦尸如出一辙。
焦尸手中,紧紧攥着半枚琉璃佩。
沈砚颤抖着手,将琉璃佩取下,与之前在书院案中找到的半枚,拼合。
严丝合缝!
“丙辰科七子……”
沈砚喃喃自语,声音嘶哑。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巳时,阳光炽烈。
孝陵卫指挥使的私宅,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
沈砚坐在堂上,目光如炬,盯着面前的指挥使。
“说吧,你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指挥使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沈大人……犬子……犬子是意外身亡……”
沈砚冷笑一声,将那半枚琉璃佩扔到指挥使面前。
“意外?你儿子的尸体,为何会出现在孝陵密道的铁笼里?”
指挥使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他……他发现了孝陵的秘密……”
沈砚步步紧逼。
“什么秘密?”
指挥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建文帝……葬在孝陵……”
大明探事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