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真灾民。”元止墨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我查了带头的几个,户籍确实在受灾的清和县,家里的房子和田地都被淹了,是连夜背着老的抱着小的,走了整整四十里路才到京城。”
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时,里面是几块用油纸仔细包好的糖糕:“给孩子们分了吧,太医院的人随后就到,带了治风寒的药。”
仇若渝接过糖糕时,指尖触到他的掌心,冰凉的,还带着雨水的湿意。她忽然想起昨夜他离开时,也是这样一身玄色衣袍,站在廊下对她说“我很期待下一次的棋局”,那时谁能想到,一夜之间,竟有这么多灾民涌进京城。
“殿下一夜没歇?”她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忍不住问。
“歇了半刻。”他低头笑了笑,睫毛上还沾着水汽,“在马上打了个盹,不算累。”
正说着,那个抱着婴儿的妇人突然哭出声:“三皇子殿下,您可得救救我们啊!村里的二柱子说,是河道官偷工减料,才让堤坝塌了的!我们亲眼看见他往水里扔石头,说是‘给河神献祭’,其实是掩盖偷换石料的事!”
这话一出,周围的灾民顿时炸开了锅。
“对!我也看见了!那些石料看着白花花的,其实是豆渣做的,一泡就软!”
“还有粮仓的王管事,前几日还说要给我们发粮,结果转身就把粮车赶到了他小舅子家!”
“若不是三皇子殿下来得快,我们怕是连城门都进不来!”
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仇若渝注意到,元止墨的眉头渐渐蹙起,指尖在袖中轻轻攥紧。他忽然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清晰地传向每个角落:“诸位放心,河道官偷工减料之事,我定会彻查。至于赈灾粮,我已让人去催,午时之前,定能送到粥棚,绝不会让大家饿着冻着。”
灾民们顿时安静下来,眼里的惶恐渐渐被感激取代。那个喂孩子的老汉颤巍巍地跪下,身后的人也跟着跪了一片,黑压压的一片,在晨雾里像片被雨水打蔫的庄稼。
元止墨连忙扶起老汉,目光转向仇若渝,带着点无奈的笑意:“看来今日,咱们都得在这粥棚耗着了。”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糖糕,油纸被水汽浸得发皱,却挡不住里面的甜香。忽然觉得,这突如其来的难民潮,或许不是坏事——至少让她看到,这个平日里看似疏离的三皇子,在面对灾民时,眼里藏着怎样的温度。
粥香漫巷,暖意初生
日头渐渐升高,晨雾散了些,却依旧冷得刺骨。镇国公府的粥棚前已排起长队,青禾带着仆妇们舀粥,元止墨的侍卫们则在分发棉衣,忙得脚不沾地。
仇若渝坐在棚后的小马扎上,帮着给孩子们分糖糕。一个梳着丫髻的小姑娘怯生生地伸出手,指尖冻得像红萝卜。仇若渝把最大的一块糖糕放在她手心,小姑娘却不接,反而指着她发间的银凤簪,小声说:“姐姐,你的簪子真好看,像我家屋顶上的白鸽子。”
仇若渝忍不住笑了,取下簪子,把银凤的翅膀轻轻掰了掰:“你看,这样就更像鸽子了。”
小姑娘的眼睛亮了,接过糖糕,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甜得眯起了眼:“谢谢姐姐,我娘说,吃了甜的,就不冷了。”
墨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