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案途中,险象环生
薛环在芦苇荡遇袭,被蒙面人用毒箭划伤手臂
卢凌风为护裴喜君,与刺客缠斗时挨了一刀
就连苏无名,也在暗访时被人推落浅滩,湿了半身受了风寒
唯有郑相宜,每次遇险都能化险为夷
一次在追查鼉神祭坛时,数十名蒙面人围上来,眼看就要动手,却被为首的人喝止
路人男:只听那人低声道:“不可伤了郡主,否则大人饶不了我们。”
郑相宜心中疑窦丛生——这些人明显是鼉神的下属,为何会刻意避开她?
直到那日,众人查到鼉神的巢穴在湖心岛的溶洞中,决定夜探
郑相宜跟着薛环潜入溶洞,只见洞内灯火通明,一个巨大的鼉神雕像立在中央,雕像前,杜铭正跪在地上,向一个身披鳞甲、头戴鼉首面具的人汇报着什么
路人男二:“那些碍事的官差都处理了?”面具人声音嘶哑,带着刻意伪装的低沉
路人男:“回鼉神,都处理了,只是……岁安郡主似乎起了疑心。”杜铭战战兢兢地说
路人男二:面具人沉默片刻,道:“她是贵客,不可动。你们继续查,有任何动静立刻报我。”
郑相宜听到这声音,心头猛地一震——这声音,分明与曾三揖极为相似!只是多了几分刻意的沙哑
这时,薛环不小心碰掉了一块石头,惊动了洞内的人
路人男:“有人!”杜铭大喊
蒙面人立刻围了上来,郑相宜与薛环且战且退
激战中,郑相宜一剑挑落了为首那人的面具——露出的,正是曾三揖那张熟悉的脸
郑相宜:“三揖爷爷?”郑相宜如遭雷击,手中的剑险些掉落
路人男二:曾三揖看着她,眼中闪过痛苦、愧疚,最终化为一声长叹:“丫头,你都知道了。”
溶洞外,众人围坐,气氛沉重
曾三揖摘下鳞甲,恢复了平日里温和的模样,缓缓道出了真相
原来,他当年虽得郑相宜祖父举荐,却因得罪过的权贵暗中作梗,在宁湖当了二十年参军,始终得不到升迁
他心有不甘,又看到宁湖百姓愚昧迷信,便利用鼉神之说掌控了宁湖,暗中积累势力,杀害那些不听话的人,就连杜铭,也成了他的傀儡
路人男二:“我本不想让你卷入此事。”曾三揖看着郑相宜,眼中满是疼惜,“那些下属不敢伤你,都是我吩咐的。我知道自己对不起你祖父的教诲,可我……实在不甘心一辈子困在这宁湖。”
路人男二:目光落在郑相宜身上,顿了顿,声音竟柔和了些:“丫头,你不该来的。”
郑相宜:“为何?”郑相宜眼中含泪,“你若有难处,可找我,为何要做这些?”
路人男二:曾三揖别过头,声音哽咽:“晚了……我已回不了头……”
郑相宜:就在这时,郑相宜想起祖父临终前交给她的那封信,连忙取出:“三揖爷爷,你看这个!”
信是郑相宜祖父的亲笔,言辞恳切,向朝廷举荐曾三揖任礼部尚书,说他“才德兼备,堪当重任”,末尾还写着“若三揖有难,吾孙相宜当倾力相助”。
路人男二:曾三揖接过信,颤抖着展开,一行行看下,老泪纵横:“恩师……恩师竟还惦记着我……”他扑通跪倒在地,对着长安方向叩首,“学生不孝,辜负了您的栽培”
郑相宜: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哭腔,却字字清晰:“我小时候,你总给我讲你年轻时的抱负,说要做个像祖父一样的好官。你忘了吗?三揖爷爷,你教过我,做错了事,要认,要改,要偿。”
薛环站在她身侧,看着她通红的眼眶,想伸手替她拭泪,却又忍住了
他知道,此刻的郑相宜,不需要安慰,只需要把想说的话说完
路人男二:曾三揖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满是泪痕,浑浊的眼睛望着郑相宜,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丫头,爷爷错了……错得太离谱了……可我已经回不去了,那些人命,那些罪孽,我还不清了啊……”
唐朝诡事录:爱与真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