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主「镜匠」(璃氏家族,能以镜为媒连通阴阳,守护《浮世录·器物篇》)
- 男主「书生」(慕氏家族,慕氏后裔,因窥视镜中楼真相被囚镜中)
……·……·……
璃氏的铸镜坊藏在山坳深处,终年弥漫着青铜与朱砂的气息。璃镜蹲在青石案前,指尖捏着块麂皮,正细细打磨面青铜镜。镜面已经抛得极亮,能映出檐角的铜铃,连铃舌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这是璃氏祖传的手艺,镜匠需以精血混朱砂,打磨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让铜镜显露出寻常镜子照不见的东西。
“快成了……”她的额头渗着细汗,混着朱砂落在镜缘,晕出个暗红的点。这面镜是按《浮世录·器物篇》的图谱铸的,镜背刻着繁复的云纹,纹路交汇处藏着个极小的“盟”字,是百工盟的标记。祖父临终前说,璃氏的镜不仅能照人,还能照出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只是那秘密太过沉重,轻易不能示人。
麂皮擦过镜面的刹那,异变陡生。原本映着檐角的镜面突然泛起涟漪,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散去后,镜中映出的不再是铸镜坊,而是片陌生的村落: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中央,立着座丈高的祭台,祭台边缘挂着串青铜铃,铃身刻着“戏铃村”三个字,风吹过时,镜面竟传来细碎的铃响。
是戏铃村的祭台!
璃镜的心脏猛地一缩。戏铃村早在百年前就因一场瘟疫荒废,如今只剩断壁残垣,怎么会出现在镜中?更诡异的是,祭台后方的祠堂门楣上,隐约能看见座阁楼的虚影,阁楼的窗棂与铜镜背的云纹完美重合——是镜中楼!
《浮世录·器物篇》里提过,镜中楼是百工盟的秘密集会地,能在不同的器物中显形,铜镜、陶瓮、木匣……凡刻着盟徽的物件,都可能成为通往楼中的入口。璃氏的职责,就是守护这面能映出楼影的青铜镜,不让外人窥见百工盟的秘辛。
“这镜子……真稀罕。”一个清朗的男声从坊外传来。慕砚站在竹篱笆外,月白长衫衬得他面如冠玉,手里却攥着块阴木碎片,正是慕氏祖先替魂时用过的那种。他是镇上的书生,也是慕氏仅存的后人,据说最近总在夜里往荒废的戏铃村跑。
璃镜迅速用黑布盖住铜镜:“慕公子说笑了,不过是面普通的铜镜。”
慕砚的目光却像黏在了黑布上,嘴角勾起抹意味深长的笑:“普通的镜子,能照出戏铃村的祭台?我昨夜路过戏铃村,看见祠堂里有光,像极了镜中映出的阁楼。”
他顿了顿,向前走了半步,阴木碎片在指尖转了个圈:“璃姑娘,你我都清楚,镜中楼不是幻影。慕氏的手札里写着,百年前,我的祖先就是在楼中与百工盟的人定下契约,才换来用阴木替魂的秘术。”
璃镜的后背沁出冷汗。她没想到慕氏竟也藏着关于镜中楼的记载,更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在暗中调查百工盟的秘辛。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她抓起案上的铜凿,作势要赶人,“铸镜坊不招待闲人,请回吧。”
慕砚却没动,只是望着那块黑布:“我只想看看镜中楼。”他的声音里带着种近乎偏执的渴望,“我考了五次都落榜,慕氏的气运早就被替魂的秘术耗尽,只有找到镜中楼,拿到百工盟的补运符,才能重振家族。”
他说着,突然从袖中掏出张黄符,符纸在空中一抖,竟自燃起来。火光中,戏铃村祭台的虚影再次浮现在铜镜的黑布上,祭台的青铜铃“叮铃”作响,像是在召唤。
璃镜想去揭黑布,慕砚却比她更快,一把推开她,伸手就去扯布。黑布落地的瞬间,镜面的戏铃村影像突然变得清晰,祭台后的祠堂大门缓缓打开,镜中楼的轮廓越来越分明,飞檐上的铜铃正对着慕砚的方向摇晃,仿佛在邀他入内。
纸嫁的娇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