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刚换好一身月白色的襦裙,就见母亲李氏带着管事嬷嬷走了进来。李氏穿着件石青色绣兰草纹的褙子,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只是眼角眉梢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
“清辞,身子好些了?”李氏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凉,“春桃说你昨夜睡得不安稳,可请大夫看过了?”
“劳母亲挂心,女儿无碍,只是做了场噩梦。”沈清辞顺势靠在李氏肩头,鼻尖萦绕着母亲身上熟悉的玉兰香,心头一阵暖意。前世母亲为了救她,跪在靖王府外三天三夜,最后油尽灯枯,死在了冰冷的石阶上。
想到这里,她的手臂不由得收紧了些。
“没事就好。”李氏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放柔,“再过半月便是你及笄礼,可不能出半点差错。方才京里的绣娘已经到了,正在偏厅等着,我带你去瞧瞧?”
沈清辞点头应下。及笄礼是女子一生中的大事,更是她扭转命运的第一步。前世她的及笄礼服绣的是牡丹纹样,寓意富贵荣华,却没能护她一世安稳。这一世,她要亲手选一幅不一样的纹样。
偏厅里,三位绣娘正垂手侍立,面前的长桌上摆着各色丝线和绣样。为首的绣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据说曾给皇后做过寿衣,手艺精湛。见她们进来,三人连忙行礼问安。
李氏笑着抬手:“不必多礼,都把你们的得意之作呈上来给我家清辞瞧瞧。”
绣娘们应声上前,展开手中的绣品。有百鸟朝凤图,金线银线交织,华丽无比;有松鹤延年图,针脚细密,栩栩如生。沈清辞一一看过,目光最终落在了一幅看似平淡的绣样上。
那是一幅寒梅傲雪图,墨色的枝干遒劲有力,几点红梅在风雪中傲然绽放,没有用过多繁复的针法,却透着一股凛然风骨。
“就这个吧。”她指着那幅寒梅图,语气笃定。
李氏有些意外:“这寒梅虽好,却不如百鸟朝凤喜庆,及笄礼上用……”
“母亲,”沈清辞打断她,眼神清亮,“女儿觉得,这寒梅甚好。”
它不像牡丹那般依附春光,也不像玫瑰那样带刺伤人,只在冰天雪地里独自挺立,自有一番风骨。这才是她想要的,这一世的风骨。
李氏看着女儿眼中从未有过的坚定,愣了愣,随即笑道:“好,你喜欢便好。”
选定绣样,李氏又叮嘱了几句细节,便让绣娘们先回去准备。刚送走人,管家就匆匆来报:“夫人,姑娘,靖王殿下派人送了东西来。”
沈清辞端着茶杯的手一顿,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李氏却像是早有预料,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快请进来。”
很快,一个穿着靖王府服饰的小厮跟着管家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小厮恭敬地行礼:“见过沈夫人,沈姑娘。我家殿下说,昨日听闻姑娘偶感风寒,特意寻了些上好的雪莲,望姑娘早日康复。”
说着,便将锦盒呈上。
春桃接过锦盒递给李氏,李氏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放着几朵品相极佳的雪莲,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替我多谢靖王殿下。”李氏笑着让人取了赏银给小厮,“还请转告殿下,清辞一切安好,不敢劳他挂心。”
锦帐重燃:双姝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