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的脸颊一下子红透了,低头去看绣架上没绣完的红叶,针脚竟有些发颤。陈砚握住她拿针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指腹上的薄茧——那是常年握针留下的印记,像串藏在皮肤里的密码。
“听妈的,”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正好那天把‘秋江晚渡’绣完,请老先生来家里吃饭,也算双喜临门。”
檐下的风铃被风拂动,叮当作响。苏晚抬头时,看见陈砚眼里的自己,鬓边别着他早上摘的桂花,笑起来眼角的纹路里,盛着和他一样的欢喜。
夜色渐浓,陈砚帮着把绣架搬进屋,苏晚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个旧铁盒。里面是些泛黄的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人——有个扎辫子的姑娘坐在绣架前,旁边站着个举着画笔的少年,背景是布庄的柜台,柜台上摆着罐蜜饯,和当年回春巷的模样分毫不差。
“这是你十三岁那年画的,”苏晚指着画纸角落的日期,“我一直收着。”
陈砚拿起画纸,指尖拂过少年头顶那撮翘起来的头发,忽然笑出声:“那时候总偷拿你家的蜜饯吃,你就罚我给你画绣稿,说画不好就告诉阿姨。”
“哪有,”苏晚嗔怪地看他一眼,“明明是你自己说,要把咱们的样子画下来,等老了拿出来看,就知道日子是怎么一针一线串起来的。”
他确实说过。原来有些承诺,早在光阴里扎了根,等春风一吹,就抽出了满枝的花。
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梧桐叶,沙沙的声响里,混着绣针穿过绸缎的细微动静。苏晚重新坐到绣架前,陈砚搬了张椅子坐在旁边,借着暖黄的灯光看她绣那片秋叶。针脚起落间,夜色慢慢沉下来,而他们的故事,正像这渐渐饱满的绣品,在时光里,一点点显露出最温润的模样。
锦绣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