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把线谱装裱起来,挂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年轻人设计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染线的步骤。有学生来问:“用机器染不是更快吗?”苏晚指着窗外的梧桐树:“你看这叶子,春天绿夏天深,秋天黄冬天落,急不得。好颜色是等出来的,就像好缘分,要等针脚慢慢认路。”
秋分时,展厅办了场“新老绣品展”。老先生的古琴弹起《流水》,琴声里,年轻人穿着绣着云纹的牛仔衣走秀,母亲和老太太们坐在前排,指着衣服上的纹样说哪针该密哪针该疏。念念穿着自己绣的小裙子,裙摆上缀着片梧桐叶,跟着音乐转圈,叶片上的金线在灯光下闪闪烁烁。
苏晚站在展厅中央,看着满室的针脚与墨痕——墙上的《百鸟朝凤》流光溢彩,玻璃柜里的新绣品朝气蓬勃,连空气里都混着松节油、墨香和淡淡的茉莉香,像把所有的时光都揉在了一起。
陈砚走过来,悄悄握住她的手。他的指尖带着画笔的温度,她的指腹沾着绣线的软,两人的影子落在展台上,像幅没画完的工笔,又像块刚起针的绣品。
檐下的新风铃响了,是念念亲手錾的铜片,阳光穿过凤凰形状的镂空,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夹杂着染线的木槌声和绣针穿过绸缎的轻响,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苏晚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回春巷的老布庄里,她趴在柜台上绣笔袋,陈砚坐在对面画小人书。那时的阳光也是这样,把他们的影子绣在时光里,一针一线,一笔一画,慢慢等来了今天的新模样。而这故事,还长着呢。
锦绣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