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记忆
超小超大

针墨里的四季 (2-1)

开春时,回春巷的梧桐抽出新叶,像给老布庄的屋檐别上了串绿翡翠。苏晚带着学生在院里晒绣线,各色丝线晾在竹竿上,风一吹就轻轻晃,把影子投在陈砚的画纸上——他正画新一季的“节气绣稿”,笔下的春分图里,燕子的翅膀沾着几点鹅黄,恰好与晾着的丝线颜色重合。

“你看这巧合,”陈砚举起画纸对着阳光,“就像老天爷也在帮咱们配色。”

苏晚笑着把一缕靛蓝丝线递给他:“给燕子的尾羽添点深青吧,上周念念在绘本里看见的雨燕,尾尖都是这样的。”她低头整理线轴时,发现最旧的那卷绛红绣线磨出了毛边,是当年绣“百鸟朝凤”剩下的,如今被她拆成细线,正好给新画的桃花勾边。

进阶班的年轻人带着新设计来了,是批“节气主题”的香囊——立春的囊身绣着萌芽,清明的缀着柳叶,冬至的则用银线绣了团暖炉。“我们在网上开了店,”他指着手机里的订单,“好多人说收到香囊时,能闻到阳光晒过的味道,就像小时候外婆做的针线活。”

苏晚拿起个小满香囊,囊口的麦穗用了“盘金绣”,针脚扎实得能立住。“这针法是你奶奶教的吧?”她记得年轻人的奶奶曾来布庄学过,总说“庄稼要扎根,针脚也要扎根”。

年轻人红了脸:“她上周还来呢,坐在院里看您晒线,说这场景跟她年轻时在乡下晒染布一模一样,连风的味道都没变。”

入夏时,布庄来了位特殊的“学生”——位机器人工程师,想给机器人编刺绣程序。他举着平板电脑展示设计图:“我母亲年轻时是绣娘,后来眼睛花了绣不了,我想让机器学着她的针脚,替她把没绣完的‘四季图’补全。”

陈砚翻出苏晚母亲的绣品册:“你看这针脚的力度,轻时像春风拂柳,重时像秋雨打荷,机器能学个大概,可这‘气’学不来。”他指着一幅牡丹图,花瓣边缘的针脚忽密忽疏,“就像画画的‘飞白’,要留些地方让线自己‘呼吸’。”

工程师盯着绣品看了半晌,忽然说:“我能录段您刺绣的视频吗?让机器先学着‘看’,说不定慢慢就能懂这‘气’了。”

那天下午,苏晚坐在梧桐树下绣荷花,摄像机对着她的指尖拍了整整两小时。她的针脚在缎面上游走,时而停顿让线自然垂落,时而轻轻捻转绣出立体的花瓣,工程师举着设备的手渐渐酸了,却舍不得移开镜头:“原来每一针都藏着心思,就像说话要换气似的。”

秋分那天,布庄办了场“针墨雅集”。老先生带着古琴来弹《秋江夜泊》,苏晚和学生们现场绣枫叶,陈砚则在旁边画菊,念念穿着自己绣的桂花围裙,给大家端来新酿的桂花酒。有位看展的老太太忽然说:“这场景像幅活的《韩熙载夜宴图》,只不过把琵琶换成了绣绷,把墨笔换成了针线。”

雅集散时,月亮已经爬上梧桐梢。陈砚收拾画具时,发现砚台里剩的墨汁结了层薄冰,竟像片小小的墨色荷叶。苏晚把没绣完的菊花收进绣绷,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她也是这样在秋夜里赶工,那时陈砚刚出国,她绣着他画的纹样,总觉得针脚里能藏住思念。

“想什么呢?”陈砚递来件厚外套。

“想当年你教我‘藏针’,”苏晚把脸埋进带着松节油味的衣领,“说最要紧的是把线头藏进布纹里,就像过日子,苦要藏着,甜才显出来。”

他笑起来,替她拢了拢衣领:“那时候哪懂什么过日子,就觉得看你绣东西时,连针掉在地上都好听。”

冬天第一场雪落时,机器人工程师又来了,带着他的“作品”——机器绣的半朵梅花,针脚齐整得像用尺子量过。“您看这枝干,”他指着机器绣的墨色线条,“比我母亲年轻时绣的还直,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锦绣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浅漏 连载中
浅漏
因江祭.
当持续三年的暗恋迟迟未得到回应,相逢后又应当如何收场呢一天码1500~3000字左右。打赏可催更(五千字)十朵玫瑰花更新两千字作品底下评论作......
0.3万字6个月前
柒愿 连载中
柒愿
DM.黎落
简介正在更新
0.3万字6个月前
咚咚咚!你听 连载中
咚咚咚!你听
竹靘YM
女主在无限流游戏了大杀四方慢慢成长
0.7万字5个月前
在瞬间 连载中
在瞬间
初枕
从校园到社会,男主先爱
0.5万字4个月前
逆天返利 连载中
逆天返利
缝纫机
直接把小说剧情给照进现实,在我的身上至少有1000%的返利。必须给我返利,好吧。
0.1万字4个月前
我在一座庙里遇见了真缘 连载中
我在一座庙里遇见了真缘
墨月寒霜
沈昭雁高考结束后到庙里求缘,前一秒还在虔诚求缘,后一秒缘就来了。原以为这场相遇会变成遗憾。但谁料,大一新生演讲上……那个新生代表怎么越看越眼......
2.5万字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