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员调配:** 从现有船员、朝鲜伙伴以及招募的部分可靠华工、熟悉本地情况的土著中,精挑细选了**三十五人**作为首批建设者。核心成员中:
* **朴大叔** 担任总营造,负责规划和指挥所有土木工程。他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硬木和竹子,设计出高脚、通风、防潮的屋舍和坚固的栈桥、瞭望台。那些带滑轨、防潮的木匣子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成了存放重要工具和图纸的标准装备。
* **老姜** 负责港口水域的清理、泊位的规划以及小型渔船的建造,保障食物来源和短途交通。他的经验和沉稳是安全的重要保障。
* **金先生** 负责文书、账目以及与外界(主要是马尼拉的华商和部分西班牙管事)的初步沟通。他开始努力学习简单的西班牙语和当地土语词汇,并用汉字标注发音,制作了第一批“基础沟通动绘卡”。
* **王玥和阿雪** 带领几名朝鲜妇人和当地妇女,负责后勤、炊事、缝补以及利用本地植物进行初步的染色实验,为“动绘”寻找新的颜料来源。她们用染出的鲜艳布匹装饰新居,带来勃勃生气。
* **陈阳** 则利用千里镜,承担起测绘港口地形、观测水文(潮汐规律)、以及最重要的——**绘制详细星图**的任务。每个晴朗的夜晚,他都在新建的瞭望台上,对着南十字星座等陌生的星群,一笔一划地记录。张婷常常在一旁协助,将他的观测草图整理、誊抄,并试图理解其中的规律。
* **小治** 成了朴大叔最得力的助手,手艺越发精进,还负责维护和修理各种工具。
3. **“动绘”指导建设:** 张婷成了最忙的人之一。她将朴大叔的建造方案分解成“打地基”、“立木桩”、“编织竹墙”、“铺设棕榈叶屋顶”等关键步骤,绘制成一套“港口建设动绘指南”。这套指南被复制多份,贴在工地上,让不同语言、不同背景的工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沟通错误和事故。这成了“樱花丸港”建设中最亮眼的特色,连路过的西班牙人都啧啧称奇。
4. **融入与守望:** 他们用铁器、布匹和精心绘制的“友好示意动绘”与周边土著部落谨慎接触,换取新鲜蔬果和必要的帮助。港口选址的隐蔽性也避免了过早引起西班牙殖民当局的过度关注。
短短数月,“樱花丸港”从一片荒芜的红树林海岸,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充满活力的微型社区。几座高脚屋错落有致,栈桥伸向碧波,瞭望台上的风旗猎猎作响。朴大叔甚至用多余的木料,在港口空地上竖起了一个小小的、刻着“樱花丸”船形的木牌,象征着他们的根基。
**驶向琉球:**
“樱花丸港”初步稳定后,一个来自琉球王国(今日本冲绳)的订单,促使他们再次扬帆。订货的正是当初在泉州定制“琉球官话简单问候动绘”的那位船主。他此次的要求更加复杂:一套详细的“首里城港(琉球王国首府那霸的主要港口)入港、泊位申请、货物检验及与王府官员交涉流程动绘”,用于培训他手下跑琉球航线的新水手。报酬极其优厚,且承诺引荐他们认识琉球王府中负责海贸的官员。
“琉球连接大明、日本和南洋,地位特殊。他们的天文历法据说也深受中土影响,或许……”陈阳的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寻找懂星象的高人,始终是他们心底的期盼。
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