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年秋,西班牙帝国的心脏——塞维利亚。这座掌控着新世界财富咽喉的港口城市,充斥着香料、金币、远洋巨舰的喧嚣,也弥漫着宗教审判所的压抑气息。
一场毫无预兆、范围极小的诡异雷暴,如同天神的恶作剧,精准地笼罩了城市边缘一座废弃的圣方济各会修道院。雷声炸响,电光刺破昏暗的穹顶,将布满灰尘的圣像映得惨白。
当雷声平息,雨点敲打着残破的彩窗,空旷的祈祷厅里,却多出了二十几个茫然无措、穿着怪异(运动服、牛仔裤、文化衫)、东方面孔的年轻人。他们或坐或躺,眼神空洞,仿佛刚从一场集体噩梦中惊醒。
“这……这是哪?”
“我的数位板呢?刚还在画原画……”
“老张?班长?陈老师?你们都在?!”
“我的手机……没信号了?!”
混乱的呼喊在空旷的石壁间回荡。他们是来自21世纪中国某美术学院的**23级动画班**,连同他们的班主任陈建国,在完成期末联合作业《大航海时代的东方帆影》通宵赶稿后,集体失去了意识,再睁眼,便已身处这阴森、古老、散发着霉味和烛烟气息的异国他乡。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噩梦。塞维利亚的市民和巡逻的西班牙士兵,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这群衣着古怪、叽叽喳喳说着“魔鬼语言”的东方人。最初的恐慌过后,班长张薇(一个组织能力极强的女生)和班主任陈建国(年近五十,阅历较深)勉强稳住了局面。他们用手势、在地上画画(一个同学下意识画了艘帆船),艰难地表示自己遭遇海难,来自“遥远的东方国度”,请求帮助。
他们的东方面孔、毫无威胁的样子(尤其几个女生清秀的样貌),以及身上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塑料水杯、圆珠笔),引起了本地一位略通东方贸易的商人——胡安·德·门多萨的兴趣。他将这群“落难的东方艺术家”暂时收容在自己仓库的阁楼里。
**画笔求生:塞维利亚的“语言课”**
阁楼成了临时的避难所,也是残酷的课堂。现实如冰水浇头:
* **生存:** 胡安提供有限的食物(黑面包、豆子、咸鱼)和水,代价是让他们帮忙清理仓库、搬运货物,甚至让会画画的同学给他的商品(瓷器、丝绸)绘制更精美的标签图案(虽然工具只有简陋的炭笔和劣质颜料)。
* **语言:** 交流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全班唯一的“外语”尖子生李想(爱看西语剧)成了宝贝疙瘩。他凭着半吊子的西语词汇和强大的肢体语言,硬是当起了翻译官。全班进入疯狂学习模式:
* **核心词汇速成:** 食物(Comida)、水(Agua)、危险(Peligro)、士兵(Soldado)、工作(Trabajo)、谢谢(Gracias)、救命(¡Socorro!)……这些词被写在仓库墙壁上,日夜诵读。
* **看图说话:** 张薇组织大家,利用专业特长,绘制了大量“图解词典”——画一个面包,写上“Pan”;画一个士兵,写上“Soldado”;画一个哭泣的人指向士兵,写上“Miedo”(害怕)。这些画成了他们最宝贵的教材。
* **沉浸式“教学”:** 每次被胡安派出去跑腿(买面包、送信),都是实战。结结巴巴的单词,夸张的肢体动作,常常引来哄笑或警惕的目光,但也让他们在窘迫中飞速进步。
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