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总管唐·阿尔瓦罗的命令,如同投入死水的一块巨石,在23动画班仅存的成员中激起了绝望的涟漪,却也透进了一丝扭曲的光亮。他们被从肮脏的集体营房转移到军营边缘一间废弃的马具仓库改造的“绘图工坊”。条件依然恶劣——漏风的墙壁、冰冷的地面、浑浊的饮水——但至少避开了监工无休止的鞭打和尸山血海的直接冲击,并且有了相对固定的、能勉强果腹的口粮(虽然依旧是黑面包和豆子汤)。
**绘制“战争的血账”:画笔下的冰冷现实与无声控诉**
书记官塞给他们一沓厚厚的、字迹潦草的文件——粮食消耗清单、运输损耗记录、军饷拖欠表、病员名册、被游击队袭击的报告……数字冰冷而庞杂,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战争的巨大消耗和无谓牺牲。
任务明确:将这些枯燥的数据,转化为唐·阿尔瓦罗想要的、“直观且有冲击力”的图表和说明图。
* **王静的“双面画板”:** 学霸王静成为了核心。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发挥出惊人的专注力和信息提炼能力。在绘制给唐·阿尔瓦罗的“官方报告”时,她严格遵守要求:
* 用精确的柱状图对比每月军费拨款与实际到手的微薄物资。
* 用上升的折线图清晰展示尼德兰本地粮价的飙升,旁边画一个干瘪的钱袋和士兵饥饿的脸。
* 用地图标注出运输路线,在频繁遭遇袭击的航段和道路上,画上醒目的骷髅头和燃烧的船只、马车。
这些图简洁、清晰、直击痛点,完美服务于唐·阿尔瓦罗向上级“哭穷”的目的。
* **但王静在每一份“官方”图稿的背面,在粗糙纸张的纤维缝隙里,用极细的炭笔,偷偷记录着另一重现实:**
* 在军费折线图的背面,画着堆积如山的金银旁,是前线士兵破烂的靴子和冻伤的脚。
* 在粮价图的背面,画着饥饿的士兵在泥地里挖草根,而远处军官营帐里杯盘狼藉。
* 在运输路线图的背面,画着被海盗袭击后漂浮的尸体,以及被西班牙军队报复性烧毁的尼德兰村庄,浓烟滚滚,妇孺哭泣。**她将这些“背面速写”称为“佛兰德的真相”。**
* **赵雷的“实用”与“怒火”:** 赵雷负责绘制更“工程化”的图:堡垒结构图、工事布局图、补给站位置示意图。他画得又快又好,线条硬朗准确。书记官很满意,偶尔会多给他一块硬奶酪。但赵雷内心的怒火却在燃烧。每画一条堡垒的加固线,他仿佛就看到未来会有多少尼德兰起义军或无辜平民倒在这堵墙下。他只能将这股怒火发泄在笔尖的力度上,把图纸戳出深深的印痕,或者在无人注意时,在图纸边缘用极小的、只有自己人能看懂的符号,标记出防御的薄弱点——一个不起眼的排水口,一段因冻土松动而容易塌陷的墙体。
* **张薇与李想的“桥梁”与“锁链”:** 张薇负责协调和组织,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王静和赵雷的秘密。她用流利了许多的西语(在残酷环境下被迫飞速提升)与书记官沟通,争取稍好的画材(哪怕只是不那么洇墨的纸),并敏锐地捕捉书记官无意中透露的零星信息——某支运输队出发的时间、某个军官的调动。李想则利用语言能力,在搬运画材或送交图纸时,与军营里的底层士兵、仆役甚至个别对战争厌倦的低级军官建立微弱的联系,用食物(省下的面包)换取一点点善意或信息碎片。他们成了团队在西班牙军营内部脆弱的“信息节点”和“保护伞”。
**陈老师的遗言与沉重的“钥匙”**
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