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文第三次确认手机上的地址,抬头看向面前这栋老旧的居民楼。墙皮剥落,楼梯扶手锈迹斑斑,与左奇函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他低头看了眼手表——晚上八点十五,比约定时间早了十五分钟。
左奇函:杨老师?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杨博文转身,左奇函站在路灯下,怀里抱着几袋食材,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他今天穿了件简单的白色T恤和黑色工装裤,耳钉换成了小巧的银色圆环,看起来比舞台上要清爽许多。
左奇函:你来得真早。
左奇函小跑几步上前,从口袋里掏出钥匙,
左奇函:我刚去买了点菜,想着给你做顿饭。
杨博文跟着他走上楼梯,老旧的水泥台阶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杨博文:你会做饭?
左奇函:生存技能
左奇函笑着回头,
左奇函:流浪歌手的第一课——省钱。
他在四楼停下,打开右手边的门,
左奇函:欢迎来到寒舍
公寓比杨博文想象的要整洁许多。一室一厅的格局,客厅兼作工作室,墙上贴满了手写乐谱和演出海报,角落里立着几把吉他,一张小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笔记本。最引人注目的是靠窗摆放的一架电子钢琴,琴键有些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杨博文:那是...
杨博文指了指钢琴。
左奇函:十岁生日礼物。
左奇函把食材放进厨房,声音从里面传来
左奇函:我爸送的。唯一带出来的大家伙。
杨博文走近钢琴,注意到琴架上放着一张照片——年幼的左奇函穿着小西装,站在一位严肃的中年男子身旁,两人中间是一架三角钢琴。照片上的左奇函笑得腼腆,与现在判若两人。
左奇函:那时候我还以为能让他骄傲。
左奇函不知何时站在了杨博文身后,声音很轻
左奇函:要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
杨博文:茶就好。
杨博文收回目光,在沙发上坐下,
杨博文:你平时就在这里创作?
左奇函:嗯。
左奇函烧上水,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铁盒,
左奇函:尝尝这个,朋友从云南带回来的古树普洱。
茶香很快弥漫在小小的公寓里。左奇函的动作娴熟优雅,让杨博文想起他在舞台上的样子——同样的专注,只是此刻不是为了观众,仅仅是为了他。
左奇函:下周有个音乐节邀请。
左奇函递过茶杯,
左奇函:在城东的艺术公园,连续三天。你要来吗?
杨博文接过茶杯,指尖不小心碰到左奇函的手,一丝微妙的电流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杨博文:我看看课表,应该可以。
左奇函:我给你留了前排的票。
左奇函眼睛亮了起来
左奇函:这次有新歌,你一定会喜欢。
正当杨博文想回应时,他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张函瑞"三个字。
左奇函:接吧。
左奇函笑了笑,
左奇函:我不介意。
杨博文接起电话,张函瑞兴奋的声音立刻从听筒里炸开
张函瑞:博文!猜猜我在哪?张桂源的宿舍!他刚才弹了肖邦的《夜曲》,简直绝了!
杨博文:你在音乐学院?
杨博文下意识压低了声音。
张函瑞:对啊,他说他们学校琴房晚上对学生开放,就带我来了。
张函瑞的声音突然变得暧昧,
张函瑞:等等...你现在在哪?背景音这么安静,不像你家啊。
杨博文瞥了眼左奇函,后者正假装专注地泡茶,但嘴角明显在上扬。
杨博文:我在朋友家。
张函瑞:朋友?
张函瑞拖长了音调,
张函瑞:该不会是那位'讲台上的星'吧?
奇文:弦上星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