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来得早。烟雨楼前的柳树抽出新芽,嫩绿的枝条垂在水面上,搅碎了满河的春色。听风阁的窗棂上爬满了紫藤,紫莹莹的花串垂下来,与檐角的风铃相映成趣。
林惊鸿正临窗泡茶,壶里的雨前龙井舒展着叶片,茶香袅袅。苏砚坐在对面翻看着账本,偶尔抬头,目光总会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停留片刻。
“白小陌的药铺快开张了。”苏砚指着账本上的一笔支出,“他托人从黄山运了十箱药材,说是要在开业当天免费赠药,把烟雨楼这个月的茶钱都预支了。”
林惊鸿失笑:“让他折腾吧。”她想起那个蹦蹦跳跳的少年,此刻大概正忙着给药铺的牌匾描金,“对了,永王殿下的书院,招到先生了吗?”
“招到了。”苏砚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是位从京城退隐的老翰林,据说棋艺高超,还说要跟你较量较量。”
正说着,沈青梧抱着一卷绣品走进来:“你们看,这是我新绣的《江南春景图》,打算挂在一楼大厅。”她展开绣品,上面的乌篷船、石桥、挑着担子的货郎都栩栩如生,连水面的涟漪都绣得层次分明。
“比上次的胡杨林更传神了。”林惊鸿由衷赞叹。
沈青梧的脸颊微红:“前几日去太湖边送绣品,见着永王殿下了。他说……等书院的孩子们放了春假,就带他们来烟雨楼听故事。”
“讲故事?”林惊鸿挑眉。
“讲林家的故事,讲风沙渡的故事,讲那些藏在山河图背后的道理。”沈青梧望着窗外的春色,语气轻快,“殿下说,要让孩子们知道,安稳日子来得不易,该好好珍惜。”
话音刚落,楼下传来白小陌咋咋呼呼的声音:“惊鸿姐!苏大哥!我来啦!”
只见少年穿着身新做的青布衫,肩上扛着个大药箱,身后跟着个背着包袱的老者——竟是白老怪。
“师父说江南的春天养人,非要跟我来看看。”白小陌把药箱往桌上一放,打开来炫耀,“你们看!这是我新配的金疮药,比上次的更好用,苏大哥要不要试试?”
苏砚无奈地摆手:“我这伤早好了。”
白老怪打量着听风阁,捋着胡须点头:“这地方不错,比黄山的药庐亮堂。”他从包袱里掏出个陶瓮,“给你们带的野茶,今年的新茶,比龙井对味。”
林惊鸿笑着接过陶瓮,刚要沏茶,却见白小陌盯着沈青梧的绣品发愣。
“怎么了?”沈青梧奇怪地问。
“这货郎挑的担子上,是不是少了串糖葫芦?”白小陌指着绣品的角落,“江南的货郎都卖糖葫芦,红红的一串,可好看了。”
沈青梧噗嗤笑了:“下次我补上,给你绣一串最大的。”
听风阁里的笑声混着茶香,随着春风飘出窗外。楼下传来伙计的吆喝声,客人们的谈笑声,还有远处货郎的叫卖声,交织成一幅鲜活的江南春景图。
林惊鸿望着窗外,紫藤花落在茶盏里,漾起一圈小小的涟漪。她想起那年在戈壁的风沙渡,赵忠递来的沙葱包子;想起胡杨林里,白小陌塞给她的温热包子;想起太庙的混乱中,苏砚挡在她身前的背影;想起师娘临终前的眼神,那么温和,又那么坚定。
原来所谓江湖,从来不是刀光剑影的厮杀,而是这些藏在烟火里的寻常日子。是春风拂过柳梢的温柔,是朋友围坐的笑语,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处地方,有人为你留着一盏灯,一杯茶,一个未完的故事。
苏砚递过来一杯新沏的野茶,茶汤清亮,带着山野的清香。“尝尝?”
收气运之子为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