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是那个红裙木偶。它的发条不知何时被上紧了,脑袋微微歪着,嘴巴一张一合,煤渣眼珠随着说话的节奏滚动,发出沙沙的摩擦声。左奇函往后跳了半步,后腰撞在木架上,架子上的一排铁皮青蛙“哗啦啦”掉下来,肚子里的发条撞在一起,发出杂乱的“咔哒”声。
张桂源突然指向木偶身后的墙面,那里贴着张泛黄的报纸,四角用图钉固定着,报纸边缘已经卷了边。标题用粗体字印着:“1998年玩偶匠人密室自杀案,现场仅留满地发条零件”。照片上的匠人戴着副圆框眼镜,嘴角有颗痣,笑得和张桂源记忆里的祖母有七分像。
“钟会吃掉影子……”杨博文蹲下身,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地板,三人的影子被拉得老长,歪歪扭扭地贴在墙上,“你们看,影子的长度和现在的时间对不上。”现在明明是傍晚六点,太阳斜斜地挂在天边,但他们的影子却短得像正午,边缘还在微微晃动,像水里的倒影。他突然抬头看向落地钟的钟摆——那上面挂着个东西,在昏暗里闪着微弱的光。
张桂源搬了张木凳踩上去,指尖够到钟摆时,指腹被边缘的金属毛刺割得生疼,渗出血珠。他把那东西摘下来,是半块塑封过的照片,边缘有个小小的缺口,和他口袋里的那半严丝合缝地拼在了一起。
完整的照片里,暗门是开着的,门后露出个模糊的人影,穿着蓝布衫,手里攥着个铁皮盒子。照片右下角有行铅笔字,被水渍晕开了大半,只能看清“……等你”两个字。
“咔哒。”
随着照片拼合,落地钟突然发出齿轮转动的声音,原本停在3:15的指针开始倒转,钟摆左右摇晃起来,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和十年前阁楼里的声音一模一样。左奇函突然捂住耳朵:“你们听见没?有小孩在唱歌。”
是段断断续续的童谣,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贴在耳边:“蔷薇开,暗门开,影子藏进钟摆来……”
张桂源的脸色瞬间白了。这是祖母教他的童谣,小时候他总缠着祖母唱,老人家总说“唱完三段,秘密就藏不住啦”。
“墙在动!”杨博文突然喊道。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红裙木偶身后的墙面,那片墙壁正在缓缓向内凹陷,露出后面的黑暗,像张正在张开的嘴。凹陷处的边缘有齿轮转动的声音,伴随着淡淡的霉味,和祖母阁楼里的气味如出一辙。
左奇函把红裙木偶抱起来,翻来覆去地看:“这木偶肚子是空的。”他拧开木偶背后的发条旋钮,里面掉出张纸条,“‘唱对三段童谣,暗门才会真的打开’。”
第一段他们已经听见了。张桂源深吸一口气,低声接唱:“钟摆摇,时间跑,半句真话半句谣……”这是祖母教他的第二段,小时候他总记不住词,祖母就用铅笔写在他的手背上。
话音刚落,落地钟的玻璃罩突然弹开,里面飞出个纸飞机,落在杨博文脚边。纸飞机上画着个简笔画的钟表,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3,旁边写着“第三段藏在九点十五分”。
“九点十五分……”杨博文看了眼手机,现在是18:20,“这房间里除了落地钟,还有别的表吗?”
左奇函突然指向天花板,那里挂着个老式挂钟,表盘是圆形的,指针早就掉了,只剩下12个罗马数字。“这钟的位置,正好对着落地钟。”他搬来木凳站上去,发现挂钟背后有个暗格,里面放着个磁带录音机。
按下播放键的瞬间,祖母的声音突然涌了出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却清晰得像在耳边:“小源,对不起啊……第三段童谣,奶奶骗了你,其实是‘秘密藏在铁皮盒,钥匙就在……’”
暗门回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