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上,许翰宇也没闲着。他本就是萧瑾瑜的至交好友,深知前线缺军费、缺兵力的困境。朝堂上,当有些大臣因心疼银钱、担心兵力分散,主张削减前线补给时,许翰宇立刻站出,身姿挺拔如松,言辞犀利如剑:“诸位大人,前线萧将军正带着将士们与敌军死战,他们以血肉之躯护我大楚河山,咱们在后方,若连军费、兵力都吝于供给,如何对得起他们的牺牲?如今敌军势大,若不增兵添饷,前线一旦有失,京中百姓岂能安稳?这军费、兵力,非但不能减,还要加!” 他引经据典,列举往届边疆战事因后勤充足而胜、因补给匮乏而败的例子,说得那些反对者面红耳赤,最终,皇帝被他的据理力争打动,下旨为前线增拨军费、调配兵力,为萧瑾瑜军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而在前线军中,林宇轩同样忙碌又关键。他与萧瑾瑜自幼相识,情同手足,如今在军中,不仅要协助萧瑾瑜排兵布阵、制定作战策略,还时刻关注着士兵们的情绪。他深知,后方的支持对士兵们有多重要,于是,一有空,他就拿着苏清瑶等人传来的书信、物资清单,在军中宣讲:“兄弟们,后方的苏姑娘、各位大人、百姓们,都在为咱们拼命筹物资、争军费!京中的贵妇们,放下身段去劝捐;朝堂上的许大人,为咱们据理力争;咱们前线有楚墨这样的猛将一同拼杀,后方的支援咱们不能辜负!要狠狠打退敌军,守护好大楚,也让后方的亲人安心!” 士兵们听着这些,眼中渐渐燃起斗志,原本因战事艰苦而产生的疲惫、低落,被后方传来的温暖与支持驱散,重新焕发出高昂的战意。
前线与后方,因着这一群人的努力,紧紧相连。萧瑾瑜在军中,每当收到许翰宇在朝堂争取来的兵力增补消息,看到后方运来的物资,听到林宇轩转述的后方支援故事,身旁有楚墨等猛将并肩,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感动与力量。他站在军帐外,望着边疆的冷月,想着后方为他操劳、为大楚付出的苏清瑶等人,握紧了手中的长刀。刀身映着月光,寒光凛凛,正如他守护家国、守护爱人的决心。他深知,自己并非孤军奋战,后方有那么多聪慧、厉害又肯为家国拼命的人在支持,前线有楚墨等同生共死的兄弟,他誓要守住大楚的边疆,待战事平定,早日回到京中,与苏清瑶团聚,共赏京华烟火,也好好感谢那些在后方默默付出的亲友们。
苏清瑶在后方,虽忙碌得脚不沾地,可每当夜深人静,想到前线的萧瑾瑜,想到他在沙场上浴血,身旁有楚墨辅佐,心中便满是牵挂却也多了份安心。但她从未有过怨言,看着筹集来的物资一批批送往前线,看着因支援队的努力,城中百姓越发团结,为家国出力的热情高涨,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期待着,待萧瑾瑜凯旋,待大楚安稳,他们能携手看这盛世繁华,而这段后方支援的日子,也将成为他们生命中一段难忘且珍贵的回忆,见证着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的交融,见证着一群平凡又伟大的人,为了同一个信念,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力量。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勤支援队的工作愈发顺畅,可战事却依旧胶着。苏清瑶等人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拼命。叶雪晴为了劝捐,鞋子都跑破了好几双,脚底起了血泡,却笑着说:“就当是为前线将士受的小磨难,比起他们在战场上的伤,这算什么。” 谢雨微日夜抄写倡议书,手酸得握不住笔,便用布裹着继续写,只为让更多人知道后方支援的重要性。紫菱管理物资,常常彻夜不眠,仔细核对每一笔出入,确保万无一失。前线楚墨随萧瑾瑜冲锋陷阵,即便遇暴雨、泥石流,也与将士们死守阵地,护着大楚防线,因为他知道,后方的支援珍贵,不能让敌军突破防线糟蹋了百姓心血。许翰宇在朝堂,面对新的反对声音,依旧寸步不让,用更充分的论据、更坚定的态度,为前线争取资源,哪怕被人暗中诋毁、使绊子,也从未动摇。林宇轩在军中,陪着萧瑾瑜分析战况,安抚士兵,传递后方消息,嗓子喊哑了就用手势、用文字交流,只为让士气始终高涨。
浮生离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