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纱帘时,林曦正站在衣柜前挑旗袍。竹青色的暗纹料子上绣着几枝疏梅,盘扣是她亲手缝的一字扣,简单却利落——这是她去年秋天新做的,那时还没想过,有一天穿它时,会期待着谁的目光。
“在选哪件?”沈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醒的微哑。他靠在门框上,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骨分明的手。晨光落在他肩头,把平日里一丝不苟的轮廓晕得柔和了些。
林曦回头时,他正盯着她手里的旗袍,眼神里藏着点她读得懂的纵容。“这件怎么样?”她拎起下摆轻轻晃了晃,“今天去逛旧书市,穿这个方便。”
沈砚走过来,指尖在梅枝绣纹上碰了碰,像怕碰坏似的:“好看。”顿了顿又补了句,“比上次家宴那件孔雀蓝的,更像你。”
林曦心里微暖。他总记得这些细枝末节——她随口提过孔雀蓝是母亲喜欢的颜色,竹青才是自己偏爱的。她转身去梳妆台拿簪子,那支玉兰簪安静地躺在描金盒子里,玉质温润,是他去年冬天送的“闲置品”。后来从婆婆口中才知道,他为了挑这支簪子,在珠宝店翻了三本书,还把不同玉料的透光图拍下来请教鉴定师。
“帮我戴上?”她把簪子递过去,发丝垂在颈侧。沈砚的手指穿过发间时,动作比第一次熟练多了。他曾在深夜对着视频学绾发,笨拙地用毛线团练手,被她撞见时,耳尖红得像染了胭脂。
“好了。”他退后半步,目光落在她鬓角,“很配。”
厨房飘来桂花糖藕的甜香。林曦跟着香味走过去,看见砂锅在小火上咕嘟着,藕段里塞着饱满的糯米,汤汁泛着琥珀色。“你什么时候买的藕?”她记得昨天逛超市时,他特意绕到蔬菜区,蹲下来翻了三袋才挑出满意的。
“早上去的菜市场。”沈砚揭开锅盖搅了搅,“张阿姨说今天的藕最嫩,适合做糖藕。”他盛了一小碗递过来,“尝尝?”
林曦舀起一勺,甜而不腻的桂花香漫开来。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在沈家吃桂花糕的场景——那时她还拘谨地坐在沙发角落,婆婆把一碟糕点推到她面前,说“看你筷子总往甜口菜那边去”。而现在,沈砚连她喜欢桂花糖藕要多放些蜜枣都记得。
“对了,”沈砚忽然开口,从口袋里掏出个牛皮纸包,“昨天整理书房,翻到这个。”
林曦打开一看,是本泛黄的《鲁迅全集》,封面上有她高中时写的名字,笔画里还带着少年人的倔强。这是当年被班主任没收的那本,她以为早就丢了。“你怎么找到的?”
“去老校区办事时,碰到以前的校工李叔。”沈砚把盛糖藕的碗往她面前推了推,“他说当年班主任把没收的书堆在杂物间,他看着可惜,偷偷收了几本。上周清理仓库时翻出来,认出扉页上的名字,就托人联系我了。”
书页间夹着张便签,是她当年的批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可我现在只想躲在图书馆看你做题。”字迹被水洇过,模糊了边角。林曦的脸微微发烫,这张便签她早忘了,没想到会被他看到。
沈砚像是没注意到便签上的话,只是指着某页的红笔批注:“这里关于‘吃人礼教’的分析,比我当年在课堂上听到的透彻多了。”他抬眼时,目光里带着笑意,“原来高中时躲在图书馆角落的人,不止我一个。”
林曦愣住。她以为高中那段隐秘的心事,只是自己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她总在午休时躲在哲学书架后,看他坐在窗边做题,阳光落在他发梢,连握笔的姿势都好看。有次他突然抬头,两人对视的瞬间,她慌得差点把书掉在地上,只能假装被书中的内容逗笑。
沈先生,香菜要挑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