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芒果园的“树屋图书馆”建在千年芒果树的树冠上,每个树杈都是一个阅读角,摆放着用芒果皮制成的“光纸”。这些纸上没有文字,却能通过触摸播放声音:某张纸记录着1980年祖父栽种树苗的咳嗽声,某张存着2020年父亲修枝的斧头声,某张则录着2050年孩子们庆祝光脉芒果丰收的笑声。树屋的栏杆上挂着无数个小布袋,里面装着芒果核,每个核上都刻着借阅记录——某颗核曾“借”给火星种植舱,回来时带着红色的沙粒,像给地球带回了火星的读书笔记。
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宇宙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持续更新:已收录107万份地球样本,37万组火星数据,12万条半人马座信息,且每天以7300条的速度增长。最震撼的发现是,所有馆藏在光轨中流动时,形成的轨迹与人类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图谱高度相似——像宇宙在模仿生命的思考方式,搭建属于自己的记忆网络。
暮色中的青州,光轨网络亮起温暖的光芒,将“宇宙图书馆”的影像投射在研究中心的上空。地球的藏书区泛着暖黄,火星的区域透着橙红,半人马座的馆藏则闪着幽蓝,所有光芒在夜空交织成巨大的书脊形状,书脊上用星光写着三个大字:“生长记”。
林辰和苏婉清站在光轨下,看着孩子们用花瓣和树叶在地上拼“书”。他们把红色的花瓣摆成火星的轮廓,绿色的树叶铺成地球的形状,蓝色的星尘粉末撒出半人马座的星云,最中间用葡萄籽拼出个小小的“读”字。“等风吹过,”小姑娘指着自己拼的那本“书”,花瓣和树叶正顺着光轨的方向飘动,“这些故事就会飞到宇宙图书馆,成为给星星读的睡前故事。”
当青州的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碑林,“宇宙图书馆”的大门在光中缓缓展开,所有藏书的影像顺着光轨流向全球,流向火星,流向半人马座的方向。那本“年轮书”的封面,此刻正长出新的年轮,圈住了所有流动的光——从此,地球的农业记忆,正式成为宇宙图书馆里永不褪色的馆藏。
护城河的春水流过光轨的倒影,载着那些飘落的花瓣和树叶,向着远方的土地奔去。水底的鹅卵石上,被光轨刻下的“藏书章”开始发光,像大地在给每颗经过的种子盖戳,让它们带着宇宙图书馆的借阅证,去更远的地方,种下新的故事,写出新的篇章。
重生之执掌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