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之内,学子们课间嬉戏时那欢声笑语,还在屋梁之间悠悠萦绕。恰在此时,先生杨慕笙迈着沉稳的步履,悠然踏入教室。众人一瞧见先生的身影,就好似被施了禁制一般,刹那间收起了先前的散漫之态。一个个挺直了腰背,神色变得庄重起来,正襟危坐,学堂的氛围瞬间变得肃穆。
杨慕笙,年逾知天命,往昔曾官至太子少保,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宿儒。虽已然退休归乡,但他的才学与威望,在这书院上下,犹如泰山北斗,备受众人敬重。他目光平和且深邃,缓缓扫过诸位学生,而后径直说道:“诸位学生,今日咱们一同探究治国之道。纵观古往今来,国家治理的局势分合不定。《论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治国的关键,在于安邦。所谓‘安邦’,乃是治国的根本。而要达成‘安邦’,关键在于‘仁’。《孟子》有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这‘仁’啊,应当具备如天地般宽广的胸襟,怀有怀柔之德,就像春日暖阳,恩泽万物;要常常心系苍生,慈爱万民;还得能明辨善恶,分清忠奸,知晓公私。唯有秉持‘仁’的理念,方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稳固社稷根基。今日与各位探讨‘治国之道’,希望大家能悉心领悟,日后为国家建功立业,以‘仁’为基础,行正义之事。”
学子们神情庄重,杨慕笙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如黄钟大吕般,声声撞击着他们的心魄,众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皆全神贯注地聆听。
话音落下,杨慕笙抬手向左,目光落在顾景宸身上,说道:“青珩,你来回答,对于善恶之分,你有什么见解?”
顾景宸听到先生点名,应声起身,身姿挺拔如松。他微微眯眼,似在脑海中快速权衡着怎样才能让众人满意,略作思忖后,才从容开口道:“先生,善恶之分,绝非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礼记》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善恶的念头,和人心紧密相关,也与所处的环境、人性的本质相连。善恶的区别,并非起于一时冲动,而是长久行为积累、心性沉淀的结果。《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平日里多行善事,善念自然积累;要是放纵私欲,恶念就容易滋生。善恶相互影响,却又各自独立,并非绝对统一。善包含着善意与宽恕,然而有时候,在善的表象之下,或许隐藏着隐患。就像《道德经》里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恶的纷争,根源就在于人心。善本是美好的品质,却常常因为人性的弱点被利用,从而导致善恶分化。依学生之见,善恶相对而生,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善虽然并非至强,却坚韧得如同蒲苇;恶看似强大,实则脆弱得好似纸虎。不过世间也存在一些极端之人,他们自以为在行善,实际上却是在作恶,这种人就应当被称作恶徒。恶徒秉持着邪恶的思想、偏执的信念,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实在是令人可怖。”
顾景宸说完,学子们脸上露出恍然的神情,不少人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青珩所言,颇具见地,先坐下吧。”杨慕笙微笑着点头,紧接着目光转向叶临之,“临之,考考你,对于‘男尊女卑’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这一问出口,众人皆是一愣,课堂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大家似乎都没料到先生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浮灯烬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