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画满了双星系统的轨道图,像圈叠着圈的年轮。于弥走进来时,前排已经坐了大半,物理老师正被几个同学围着问问题,手里的粉笔头在指尖转得飞快,"洛希极限不是简单的距离问题..."他的声音顿了顿,看见于弥时扬了扬下巴,"把昨天的轨道参数表拿过来,给大家讲讲推导思路。"
于弥刚把文件夹放在讲台上,就被后排的骚动惊了下。于海龙背着书包往第一排挤,校服后襟沾着片面包屑,"让让,借过..."他把《基础过关》往桌上一放,才发现封面被豆浆浸出浅黄的印子,像块没擦干净的光斑。周围传来几声低笑,他的耳朵尖瞬间红了,捏着钢笔的手指关节泛白。
"于海龙来得挺早。"物理老师突然开口,粉笔头指向黑板右侧的空位,"那里有多余的讲义,你去拿几份分了。"于海龙愣了愣,接过讲义的动作有点抖,纸张边缘割得指尖发疼,却比刚才的笑声更让人踏实。
"于弥哥..."他把讲义放在同桌桌上时,发现对方的笔记本上画着他的简笔画,三个小人的头顶多了几颗星星。"这个双星系统..."他咬着笔帽的动作很轻,"是不是就像我跟你,虽然离得远,但绕着同一个中心转?"
于弥的笔尖在"引力势能"旁边画了个箭头,刚好指向他的简笔画。"差不多。"他说话时,看见鸾安抱着摞竞赛书从门外进来,晨光顺着她的发梢滑下来,落在最上面那本的封面上,烫金的"天体物理"四个字亮得像星。
"班长把上次的模拟卷发一下。"班主任抱着试卷走进来,高跟鞋敲地的声音像在敲节拍。她的目光扫过教室时,在第一排停了停,"于弥的进步很大,特别是压轴题的解法,值得大家借鉴。"试卷传到于弥手里时,他看见卷首的红笔批注:"思路清晰,有物理直觉。"
后排突然有人喊:"老师,于弥的方法太复杂了!"是班里的学霸张琪,正举着自己的试卷,"用动量定理一步就能出来。"他的声音里带着点不服气,像颗没按稳的砝码。
于弥还没开口,鸾安突然举起手。"两种方法等价。"她把自己的卷子亮出来,左边写着于弥的步骤,右边是张琪的解法,中间用红笔连了道等号,"就像双星系统,不管以哪个为参考系,引力都是相互的。"
教室里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低低的议论声。张琪的脸有点红,却还是把鸾安的卷子借过去,笔尖在"等价"两个字下面划了道线。于弥的耳尖有点烫,突然想起出租屋那张被烟头烫穿的试卷,那时从没人在意他写了些什么,原来被人看见的感觉,比任何公式都更让人安心。
课间操时,于海龙被几个男生拉去打球,他运球的动作很笨拙,像在搬铁球。于弥靠在篮球架旁看时,物理老师走过来递给他瓶水,"上次天文台的老师来电话,说有个冬令营名额。"他拧开瓶盖的动作顿了顿,"想推荐你去,需要写篇关于单摆实验的论文。"
于弥的手指突然收紧,瓶身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滑,"我可以吗?"老师拍他后背的力度很轻,像在拍块璞玉,"你的类比思维很好,单摆和天体运动本就是相通的。"远处传来于海龙的欢呼声,他投进了个球,正举着手臂傻笑,黄头发在阳光下亮得像团火。
回到教室时,发现课桌里多了个信封,是张琪塞进来的。里面装着他整理的动量定理例题,背面写着:"上次对不起,你的解法更适合实战。"于弥把纸页夹进竞赛书时,看见鸾安正帮于海龙讲题,她的指尖点在"向心加速度"处,于海龙的笔尖跟着移动,像颗被引力牵着的行星。
高考失利后重生,我卷赢了全省尖子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