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营论文答辩的前一天,教室里弥漫着松节油的味道——后排几个女生正在装饰展板,彩纸剪的行星轨道上,贴着同学们写的祝福便利贴。于弥刚把论文终稿打印出来,就被张琪拽到展板前,对方手里举着支荧光笔,在"单摆与双星"几个字周围画了圈星星,"得让评委一眼看到你的亮点。"
"我还是觉得太冒险。"学习委员林晓抱着摞资料走过来,她的眼镜滑到鼻尖上,"把单摆和天体运动放一起,会不会被说不严谨?"于海龙突然从她身后冒出来,手里攥着个纸折的单摆,铁球是用橡皮泥捏的,"我觉得很酷!"他把纸摆挂在展板的钉子上,摆动的轨迹刚好和彩纸轨道重合。
周围突然热闹起来。几个男生凑过来看论文摘要,指尖在"引力势能"处戳来戳去,"这个公式推导,能不能用在游戏里的星球碰撞?"女生们则围着鸾安,看她用银色马克笔在展板边缘画小鸾鸟,翅膀张开的角度刚好能遮住"答辩"两个字,"这样就不紧张了。"
物理老师抱着台旧单摆走进来,底座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铜色。"答辩时现场演示。"他把单摆放在讲台上,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就像你的论文,要经得起衰减测试。"于弥刚要伸手扶,就被张琪拦住,"让它自己摆,这叫阻尼振动,你的论文里写过的。"
午休时,于弥被几个同学拉到走廊,手里塞了杯热可可。"我们凑钱买的,"林晓推了推眼镜,"答辩前喝点甜的,大脑转得快。"于海龙突然从教室冲出来,手里举着张打印的星图,"我查了明天的天气,晚上能看到双星系统!"他的指尖在"天狼星"旁边画了个圈,像颗笨拙的流星。
于弥的目光落在星图边缘,发现有行小字:"于海龙查了三小时",笔迹歪歪扭扭,和他抄的论文格式如出一辙。他突然想起昨天放学,这小子抱着电脑在图书馆待到闭馆,管理员说他对着星图软件念叨了半宿,像在跟星星对话。
"答辩顺序出来了。"鸾安举着张名单走过来,于弥的名字排在第五,刚好在张琪后面。"我跟张琪猜拳了,"她把颗薄荷糖塞进他手心,"他说如果你紧张,就想想单摆的周期,跟振幅没关系。"于弥捏着糖的动作顿了顿,糖纸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像片被揉皱的星轨。
后排突然传来桌椅碰撞的声响,是两个男生在抢于弥的论文草稿。"让我看看天体部分!" "我先看单摆实验!"拉扯间,草稿纸被撕出道缝,刚好在"类比"两个字中间。于弥刚要开口,就见两人突然停手,笨拙地用胶带把裂缝粘好,胶带上还沾着片薯片渣,像颗贴歪的星星。
放学前,班主任抱着摞证书走进来,是上次模拟考的进步奖。于弥的证书上,照片是上周刚拍的,头发剪得短短的,领口干干净净。于海龙的证书被他折成了纸飞机,举着在教室里转圈,"我妈说要贴在新租的房子墙上!"纸飞机掠过展板时,带起阵微风,单摆的橡皮泥铁球轻轻晃了晃。
于弥收拾书包时,发现课桌里多了个信封,是全班同学签的名,最下面画着个大大的单摆,红线末端挂着三颗星星,旁边写着:"我们都是你的引力场"。他捏着信封的瞬间,听见窗外传来欢呼声,于海龙正举着他的论文终稿在楼下转圈,黄头发在夕阳里亮得像团火,周围围着群举着星图的同学。
回到出租屋,于弥把论文摊在桌上,月光顺着窗帘缝溜进来,刚好照亮"致谢"部分。他提笔添了行字:"感谢所有共振的频率",笔尖落下的瞬间,突然想起物理老师说的话——宇宙中没有孤立的星体,就像成长里没有独自的奔跑。
窗外的绿萝又抽出片新叶,叶片上的露珠在月光下滚来滚去,像颗没站稳的行星。于弥摸出那枚槐花标本,夹在论文的最后一页,塑封纸背面的"等你"两个字,此刻正对着窗外的双星,像句跨越光年的应答。
高考失利后重生,我卷赢了全省尖子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