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厅的穹顶嵌着盏水晶灯,折射的光斑落在红色地毯上,像散落的星子。于弥攥着论文的手心沁出薄汗时,听见后排传来窸窣的响动——于海龙正把纸单摆偷偷架在椅背上,橡皮泥铁球晃悠的幅度,和他紧张的心跳频率奇妙地同步。
“下一位,于弥。”主持人的声音刚落,全场突然亮起片细碎的光。是前排女生们举着的星星发卡,林晓的眼镜片反射着灯影,像颗笨拙的卫星。张琪从后排递来个眼色,指尖在空气中画了个单摆轨迹,是在说“周期不变”。
走上讲台的瞬间,于弥的目光越过评委席,看见鸾安坐在第一排,发间别着朵槐花标本做的书签,和他夹在论文里的那片一模一样。她突然抬手拢了拢头发,袖口滑落的瞬间,露出手腕上条细细的红绳,末端系着颗银质的小星,晃悠的弧度像道温柔的等号。
“我的论文主题是单摆与双星系统的动力学类比。”于弥展开图纸的动作很稳,投影仪把轨道图投在幕布上时,后排突然响起低低的惊叹——同学们用荧光笔在打印版图纸上补画的星轨,此刻正和幕布上的线条重叠,像片被点燃的银河。
演示单摆时,于弥故意让铁球摆得幅度大些。“就像我们的成长。”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看似偏离轨道的摆动,其实始终遵循周期定律。”话音刚落,于海龙突然没忍住鼓起掌,手里的星图滑落在地,被前排同学捡起来传阅,“天狼星”旁边的圈被描得更粗了。
评委提问的间隙,于弥看见鸾安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新的受力分析图,箭头都指向同一个中心。她抬头时,嘴角弯起的弧度刚好接住他的目光,像两颗轨道交汇的星。张琪突然举手:“评委老师,我可以补充一个等价推导吗?”他手里举着的草稿纸,边缘还沾着昨天粘论文的胶带印。
答辩结束的掌声里,于弥刚走下讲台,就被涌上来的同学围住。两个抢过论文草稿的男生,此刻正举着张画满箭头的纸,“我们算出来了!你的类比误差率只有3%!”胶带上的薯片渣还在,像颗不肯掉的勋章。
后台领证书时,鸾安突然踮脚把槐花书签别在他胸前。“祝贺你。”她的指尖擦过他的领口,像道微弱的电流,“天文台的老师说,冬令营结束可以去观测站,那里有台能看见双星凌日的望远镜。”于弥低头的瞬间,发现书签背面写着行小字:“焦距调好时,我们的影子会落在同一片星图上。”
走廊里突然爆发出欢呼。于海龙举着手机冲过来,屏幕上是冬令营录取名单,于弥的名字后面跟着个括号:“推荐至国家天文台观测项目”。他的手机壳上,贴满了同学们凑钱买的星星贴纸,像个会发光的引力场。
走出答辩厅时,夕阳正把云层染成蜜糖色。全班同学排着队跟于弥击掌,林晓递来的热可可还温着,杯壁凝着的水珠滴在手背上,像颗没站稳的星。张琪突然把张折叠的纸塞给他,是张新画的V-t图像,三条线紧紧挨在一起,终点处画着个天文台的简笔画。
于弥的目光越过人群,看见鸾安站在台阶下,手里举着两个苹果,黄晕在夕阳里泛着金。她把其中一个抛过来的瞬间,于弥伸手接住,指尖触到果皮上的纹路,像摸到了命运的轨迹。“去看星星吗?”她的声音混着晚风传来,“于海龙查了,今晚的双星会特别亮。”
于海龙举着星图跑在最前面,黄头发在暮色里像团跳动的火焰。同学们的笑声惊飞了树梢的鸟,翅膀扑棱的声音和纸单摆的晃动声叠在一起,像首没谱的歌。于弥捏着苹果的手心沁出薄汗,突然发现果皮上被人用指甲刻了个小小的“北”字,是鸾安的笔迹,藏在果蒂旁边,像个未说出口的约定。
高考失利后重生,我卷赢了全省尖子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