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阿尔卑斯山麓的雪,在三月末的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季晚站在蒙特勒小镇的疗养院门前,呼出的白气在冷冽的空气中迅速消散。她手中紧握着那个从灯塔铁盒里取出的U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疗养院的走廊很长,两侧的墙壁漆成柔和的米黄色,却依然掩不住消毒水的气味。护士领着她穿过一道道自动门,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回响。
"就是这里。"护士在一扇浅灰色的房门前停下,"他最后的日子很平静。"
季晚点点头,喉咙发紧。十二年,四千多个日夜的时光,最终将她带到了这扇门前。
房间很小,一张床,一个书架,一把轮椅。窗台上摆着一盆早已枯萎的绿植,窗外的雪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相框,照片里的顾怀舟站在灯塔前,面容消瘦,却带着她从未见过的平静微笑。
护士轻声说:"他要求把骨灰撒在能看到灯塔的地方。我们选了日内瓦湖边的山坡,那里能看到罗什灯塔。"
季晚走向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语言的书籍,大多是灯塔相关的著作。在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本装帧朴素的书——《海角之灯》,作者署名是顾怀舟与季晚。
她的手指颤抖着抚过书脊。翻开扉页,上面用钢笔写着:"给晚晚,灯塔还在。"日期是他去世前一周。
书页间夹着一张便签:
"晚晚:
当你看到这些时,长夜应该已经过去。灯塔的光迟到了十二年,但它终究还是到了。
我试过回来,但命运给了我们不同的航向。
谢谢你成为我的光,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
——怀舟"
字迹有些颤抖,不如从前有力,却依然清晰可辨。
季晚将书抱在胸前,泪水无声滑落。窗外,阳光照在雪峰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站在老榕树下的少年,耳尖微红,手里握着一瓶橘子汽水。
护士轻声问:"要去看他最后住过的房间吗?"
季晚摇摇头。她取出U盘,轻轻放在书架上。"不用了,"她说,"我已经找到他了。"
走出疗养院时,山风拂过她的脸颊,带着冰雪消融的气息。季晚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的日内瓦湖和湖边的罗什灯塔。阳光穿透云层,在湖面上洒下细碎的金光。
她打开手机,翻出那张灯塔铁盒里找到的机票——单程,瑞士,日期是十二年前的夏天。在机票背面,有一行她之前没注意到的小字:"如果有一天你来找我,请带上《海角之灯》的终稿。"
季晚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出版社的电话。"关于《海角之灯》的出版事宜,"她的声音在风中格外清晰,"我决定接受你们的条件。"
挂断电话,她从包里取出那本在纽约公寓里整理好的终稿,轻轻抚过封面。终稿最后一页,她加了一段话:
"灯塔的光不是为了被看见才亮着的。
它亮着,是因为这是它存在的全部意义。
就像有些人爱你,不是因为你需要,
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不爱你。
这世上有些光,注定要穿越漫长的黑夜,
才能抵达它该去的地方。
而有些爱,需要耗尽一生去等待,
才能在长夜尽头,被真正读懂。"
山风渐起,吹散了她眼角的泪水。远处的罗什灯塔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如同一个遥远的微笑。季晚知道,有些故事没有结局,只有无尽的延续;有些光不会熄灭,只会在不同的时空中永恒传递。
她转身走向山下的小镇,身后是阿尔卑斯山永恒的雪峰,面前是日内瓦湖粼粼的波光。阳光照在她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长夜已尽,光,终于抵达。
长夜来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