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暗流初涌
第6章:秉礼学校的“礼”
第1节:代课先生
赵山河的长衫下摆还沾着田埂的泥点,站在秉礼学校的青砖门楼下,手心沁出的汗几乎要把伪造的介绍信洇透。门房领着他往办公室走时,他特意拽了拽胸前的临时校徽——银质的"礼"字边缘有个极小的缺口,是皮司令让人特制的,说孙敬之一看就懂。这枚校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缺口处的棱角硌着皮肉,像一颗悬在心头的石子,让他每走一步都觉得脚下发沉。
"赵先生是县城派来的?"门房的旱烟杆在鞋底敲了敲,烟灰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我们孙校长最看重规矩,尤其是待人接物的礼数。上次有个教员忘了给门房递名片,硬是在门房等了半个时辰才被接见。"话没说完,就见办公室门口立着个人,长衫熨得笔挺,连袖口的褶皱都像是精心抚平的,圆框眼镜后的目光正落在赵山河的校徽上,那眼神沉静得像口深井,让人看不透底。
是孙敬之。
赵山河的喉结动了动,按事先编好的话说:"在下赵文,奉教育局令,来代三个月国文课。"他故意把"文"字咬得轻些,这是跟李百晓对过的暗号,"文"通"闻",意为传递消息。说话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孙敬之胸前的校徽——那枚刻着"见此徽如见我"的信物,边缘光滑,没有缺口,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显然是常年佩戴摩挲的结果。
孙敬之没伸手,指尖慢悠悠地抚过自己胸前的校徽,动作轻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瓷器。"赵先生的校徽......"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来的光,让人看不清他眼底的神色,"看着有些眼熟。"
赵山河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临时校徽是按真校徽仿的,铜料、字体都分毫不差,唯独这缺口是皮司令加的暗记,说是孙敬之见了必能会意。难道这画蛇添足的一笔反而露了馅?他攥着衣角的手微微发颤,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却听见孙敬之突然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音量问:"皮司令最近可好?"
像道惊雷在耳边炸开,赵山河只觉得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定了定神,想起李百晓教的应答词,字字清晰地答:"他说,就等你这的'礼'字配'晓'字了。"这是早就约定好的接头语,"礼"是孙敬之手里的半张布防图,"晓"是皮司令那边的另一半,合在一起才能看清日军的全部布防。
孙敬之的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亮,像是蒙尘的铜镜被擦亮。他突然抬手拍了拍赵山河的肩,力道不轻不重,带着一种隐秘的默契:"赵先生一路辛苦,我带你去看宿舍。"转身时,赵山河瞥见他指尖在袖口飞快地敲了三下——长短长,正是皮司令说过的"安全"信号。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他这才注意到办公室的八仙桌上摆着本摊开的《论语》,夹着的书签是片干枯的艾草,叶片边缘带着锯齿,跟他在玉米地接头时,李百晓塞给他的那种一模一样。
孙敬之走在前面,长衫的后摆扫过门槛时,赵山河看见他鞋跟沾着点暗红的土——那是缑氏镇特有的红黏土,黏性极大,沾在鞋上很难蹭掉。看来孙敬之最近去过那里,难道日军在缑氏镇有了新动作?他正思忖着,孙敬之突然回头,眼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学生们都盼着新先生呢。尤其是讲'礼'字的时候,总有人问,礼到底是什么。"
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