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布防图的分量
第1节:皮司令的“眼”
秉礼学校的阁楼里,蛛网在梁上晃荡,孙敬之铺开的布防图占了半张八仙桌。赵山河的指尖悬在“老槐树”的标记上,指腹因用力而泛白——图上标着“无岗哨”,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父亲生前教他的测绘口诀突然在耳边响:“树高遮目,坟矮藏兵”。
“这图是孙先生带人画了半月的。”李百晓靠在门框上,左臂缠着渗血的布条,是昨天爬树侦察时被日军流弹擦伤的,“日军的明哨都标了,暗哨……”他往窗外瞥了眼,岗楼的探照灯正扫过老槐树顶,“不好找。”
赵山河突然抓起桌上的炭笔,在老槐树的根部画了个黑圈:“日军暗哨藏在这儿。”他的声音发紧,指尖点在树与坟地的夹角,“老槐树的虬根能挡子弹,坟头的石碑能藏人,从这往外看,涵洞入口的动静一清二楚——是最佳狙击位。”
李百晓猛地直起身,伤口被扯得“嘶”了一声:“你怎么知道?”他昨天趴在坟堆后观察了三个时辰,确实在树根后瞥见日军的钢盔,只是没敢确认,“我没跟你说过这细节。”
“我爹曾是测绘员。”赵山河的炭笔在黑圈外又画了道弧线,“他教我看地形,说‘鬼子的暗哨,总爱躲在让自己觉得安全的地方’。”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的军用地图,上面也有个类似的黑圈,“这老槐树的位置,符合所有暗哨的特征。”
孙敬之突然一拍桌子,八仙桌的木纹都震得发颤:“对!”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炭笔的光,“上周我路过老槐树,听见树下有‘咔嗒’声,当时以为是松鼠,现在想来,是枪栓上膛的动静!”他抓起布防图往怀里一塞,“快!让夜校的人去做标记,用红布条系在槐树枝上!”
“我去。”春杏突然从阁楼角落站出来,辫梢的红头绳晃了晃,手里攥着柱子留下的艾草,“俺熟路,能从坟地的缝隙钻过去,鬼子发现不了。”她往门口走时,赵山河看见她袖管里露出半截镰刀——是柱子的遗物。
李百晓往春杏手里塞了个窝头:“小心。”他的目光落在赵山河画的黑圈上,突然笑了,“皮司令说要找个‘眼’,能看穿鬼子的花花肠子,原来就是你。”他往布防图上的涵洞画了个箭头,“有这暗哨位置,伏击的胜算至少多三成。”
远处传来日军换岗的军号声,悠长而刺耳。赵山河望着春杏消失在巷口的背影,突然想起父亲说的:“好的测绘员,不光记地形,更记人心。”他摸了摸布防图上的黑圈,炭粉沾在指尖,像抹不掉的责任。
孙敬之正用米汤调浆糊,要把修改后的布防图重新誊抄:“等春杏的标记到位,就给皮司令发信号。”他的笔尖在纸上划过,“这‘眼’亮了,咱们的仗就好打了。”
阁楼的窗棂被风吹得轻响,赵山河望着老槐树的方向,仿佛能看见春杏正猫着腰穿过坟地,红头绳在暮色里像一点跳动的星火——那是照亮胜利的光。
第2节:暗号的默契
巩县烽火抗日之豫西铁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