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赖在九月不走,教室里的风扇转得嗡嗡响,文桐额前的碎发总被汗粘在皮肤上。她把《幼儿教育学》竖起来当挡板,挡住前排同学的后脑勺,笔尖在模拟卷的简答题上顿了顿——“简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这题上周刚背过,此刻脑子里却像塞了团棉花,只记得“榜样示范”四个字。
指甲掐了掐掌心,疼让思路清明了点。她想起老师说的“结合案例”,于是在草稿纸上写:“小朋友抢玩具时,老师不直接制止,而是蹲下来问‘如果你的玩具被抢,会难过吗’——这是共情引导。”写完自己笑了笑,这是上次见习时亲眼看见的,原来那些琐碎的记忆,悄悄成了答题的素材。
课间去打水,听见后排在聊本科线:“今年听说要涨,估计得六百五。”“文桐才四百六,差太远了吧。”声音飘过来时,她正拧开水龙头,水流溅在虎口上,凉丝丝的。转身时撞见课代表抱着一摞卷子,对方把一张粉色便利贴塞进她手里:“这是我整理的简答题模板,你看能不能用上。”
便利贴上的字迹娟秀,“亲社会行为”那栏标着三个要点,每个点后面都画了小笑脸。文桐捏着便利贴回座位,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纸上,把“加油”两个字照得发暖。
十月末的模拟考,她考了497分。离本科线还差一百五十多,却比上次又多了三十六分。班主任在班会上提了句:“文桐的进步很明显,大家可以看看她的错题本,整理得很认真。”她低着头,耳朵却红了,指尖在桌肚里摩挲着那张38分的旧卷子——原来被人看见努力的样子,是会发烫的。
夜里偶尔还是会失眠。但不再是蒙着被子哭,而是坐在书桌前,对着台灯发呆。月光落在职教高考的招生简章上,“本科”两个字被她用铅笔涂了又涂,黑糊糊的像块补丁。这时总会听见妈妈起夜,脚步轻轻的,在她门口停几秒,又轻轻走开。有次她故意没关灯,看见门缝里探进半个影子,妈妈手里拿着件厚外套,见她醒着,慌慌地缩了回去:“怕你冷……”
哥哥寄来的包裹里,除了止痛药,还有包晒干的野菊花。“工地上的老乡说,熬夜喝这个败火。”纸条上的字歪歪扭扭,“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哥下个月回去,给你带城里的烤红薯。”文桐把野菊花塞进玻璃杯,开水冲下去,黄澄澄的花瓣慢慢舒展,像小时候哥哥教她折的纸船。
十二月初,学校组织技能模拟考——钢琴、绘画、手工,占高考总分的三成。文桐的钢琴选了首《摇篮曲》,指尖触到琴键时,忽然想起幼儿园那个总抢她被子的男孩。如果那时她会弹这个,是不是能哄他别闹?思绪飘远,指尖错了个音,她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这次没再错。
绘画考的是“我的幼儿园”,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院子,里面有个扎羊角辫的老师,正给小朋友分糖果。评委老师在旁边说:“线条虽然生涩,但看得出来用心了。”她低头擦了擦铅笔灰,看见画里老师的眼睛,画得像妈妈。
技能考成绩出来那天,雪下得很大。文桐的技能分排在中游,不算好,但比入学时的倒数进步了二十名。她踩着雪回家,鞋底咯吱咯吱响,远远看见家门口的灯亮着,妈妈正站在门槛上搓手,看见她就喊:“给你留了热汤,萝卜排骨汤,暖身子。”
汤里的萝卜炖得烂烂的,排骨上的肉轻轻一抿就下来。妈妈坐在对面,看着她喝,忽然说:“你爸昨天打电话,说工地附近有个师范学院,他去门口转了转,说挺气派。”文桐舀汤的勺子顿了顿,妈妈赶紧补:“不去也没事,咱镇上的幼儿园也挺好……”
“妈,”她抬起头,热气模糊了眼镜片,“我想再试试。”
潮湿的回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