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数天都没什么新鲜事,除了上课,几乎都泡在图书馆。
就在不久前,她刚刚还了《佛教常识》,但很快又借来一本《海国图志》。顺手翻了翻,大概率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
将此书从书架取下,墨瑟认为此类书籍值得慢慢研读(其实只是借阅时间长短的差别),但是此刻,还是继续备考TOPIK为妙。
耳机里传来的是首尔口音的听力材料,她边听边记,脑海里想的却是另一些事。刷题的过程其实相当枯燥,这时手机微信群里发来选课通知,点进去浏览一番,提前连上了校园VPN。
越是临近选课时间点,这心里就越是着急。本想着为了避开高峰提前进入系统,没料到不到时间不开;好不容易到了那个时间,又卡住了。墨瑟没什么特别偏好,想看“有得上就行”,但就是这种心态,反而获得了更多种选择——她最终选了《中国科技史》和《红楼梦的建筑空间》两门课。
完成这一切,又开始做作业、刷题。直到正午的阳光提醒绝“该吃午饭了”。
这种三点一线的循环直到进入TOPIK考场那天才被打破。13:00,考试正式开始。TOPIK3级包含听力、阅读和作文。
考场上,墨瑟专注地答着题目,当她答到一半,个别同学早已开始检查。幸好不允许提前交卷,以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16:10,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从考场走出来,她舒服的伸了个懒腰——不管怎样,该答的都答上了,不管考多少分都无所谓。
一个月后,再次怀着忐忑的心情登录官网,随着页面一点点加载出来,最终显示的成绩竟然比及格线高出10分。哦耶!她在心中说。这下子,终于可以不用上第二外语了。
算起来,已经有足足两个多月没有和瓦伦缇娜见面了,两人这段期间都很忙,谁也没想过主动去找谁。一天,瓦伦缇娜找到墨瑟,想让她陪着一起去办退宿手续。
墨瑟点点头,没有追问。然而就是这份沉默,让两人从此由相交线变成了平行线。
宿管科管理员盖章的那一刻,她瞥见了好友申请单上的事由,那上面写着:「因为要保研至外地」。那一刻,她动了动嘴唇。
瓦伦缇娜·格列柯: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墨瑟·富勒:你,要读研了,是吗?你好厉害……不不,我是说,我真的特别羡慕你。
瓦伦缇娜·格列柯:哪里,距离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还有两年呢。我现在只是适应一下。
墨瑟·富勒:这样啊。你想去哪个城市?
瓦伦缇娜·格列柯:我想去北京。听说中国科学院很不错。那个地方,大概就是中国的罗马。
墨瑟·富勒:那,预祝你成功。
这段对话戛然而止。从那天起,瓦伦缇娜往返校外的次数越来越多,而墨瑟和她聊天也渐渐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又过了一阵子,就连线上聊天频率也逐渐减少了。
孤独、失落感一下子涌了上来。墨瑟原本就只有瓦伦缇娜一个朋友,但是如今……唉。远方的家信寄来,信中告知老富勒夫妇病危。为了不再胡思乱想,也为了给祖父母拿钱治病,她到中心广场的书店帮忙去了。
这家不大不小的二手教新书店堆满了直达天花板的书柜。书店老板是位友善的老板,唯一的缺点便是总沉迷于书籍,店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九乎都交给了墨瑟。
书店的工作并不是想象那般轻松。她需要应对各种书籍,有时还要处理一些订单。她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掌握了书店的工作,并完成得很好,尤为喜欢把书本分门别类,一本本塞回书架的过程。
完成工作后,就会花一整天时间温习功课,下班后就到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休息。
此后的日子里,只要赶上没课,总会风雨无阻来到这儿。在一个看起来清闲的下午,墨瑟拿出汉语课本,开始认真写笔记。
墨瑟的留学日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