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她举着瓷盘冲进客厅,陆沉正蹲在地上擦龙首注壶,抬头时被瓷盘晃了眼,"这是......"
"奶奶的糖画盘。"林小满把盘放在桌上,"和照片里的一模一样。"
陆沉的手指抚过糖画的纹路:"沈女士的糖画工具,应该在她出国前给了清欢。"他翻出沈清欢的遗物清单,最后一页写着:"赠林阿婆:糖画勺、铜锅、十二块糖模"。
林小满的眼泪掉在瓷盘上,溅起细小的糖渣。她想起奶奶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小满啊,有些甜,要等春天来了才尝得到。"
"我们把这只盘子也放进展览吧。"她说,"就叫'糖画里的春天'。"
展览当天,市博的小展厅挤满了人。林小满站在入口处,看着观众们俯身看展品,在便签本上写下自己的故事。有个穿红毛衣的老太太指着龙首注壶说:"我家也有只破壶,等我孙子娶媳妇,也得拿来修!"
周明远举着喇叭维持秩序,突然喊:"林小姐,有位特殊客人!"
林小满转头,看见位坐轮椅的老人。她认出那是沈清欢的护工陈阿姨,老人手里捧着个丝绒盒。
"清欢女士走前说,要等林小姐的展览开幕,把这个交给她。"陈阿姨打开盒子,里面躺着只缺了口的影青盏,盏底刻着"小满"二字——正是她奶奶的名字。
"这是......"
"1965年,正国先生去景德镇出差,说要给清欢女士带只刻着'小满'的盏。"陈阿姨的声音发颤,"可船行到鄱阳湖时遇了风浪,盏碎了。清欢女士用金漆修了三次,说'等小满长大,要告诉她,有些爱,碎了也能发光'。"
林小满接过盏。金漆的纹路像条流动的河,和她修复的龙首壶、蓝白碗如出一辙。她突然明白,所谓"修复",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技艺,而是跨越代际的爱,在时光里接力。
"小满!"
陆沉的声音从展厅深处传来。他推着轮椅过来,轮椅上坐着位白发老人——是社区的陈阿婆。陈阿婆手里捧着只粗陶碗,碗里盛着桂花糖:"小满啊,这是你奶奶当年给我家的糖罐,说'等小满了,要和大家一起甜'。"
林小满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她看向陆沉,他却望着展厅中央的糖画瓷盘。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糖画的兔子泛着暖光,盘底的桂花籽像颗凝固的星。
"原来......"他说,"所有的碎片,都是为了今天的相聚。"
林小满握住他的手。他们的无名指上都戴着戒指,一枚是修复好的蓝白碗底玫瑰,一枚是奶奶留下的碎银戒指。两枚戒指碰在一起,发出清亮的"叮"声,像极了龙首壶修复成功时,壶嘴传来的叹息。
"陆沉。"她踮脚吻他的眼角,"你看,春天来了。"
陆沉低头吻她的发顶。窗外的桂树被风吹得摇晃,金黄的花瓣落进展厅,飘在糖画瓷盘上,落在影青盏的金漆里,沾在奶奶的"时间糖"陶瓮边。所有破碎的、修复的、等待的,都在这一刻,酿成了最甜的春天。
玫瑰刺里的月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