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聿珩那句“连本带利吐出来”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林简在顶级公寓里的复读生活,瞬间从“自我奋斗”模式切换成了“KPI地狱求生”模式。
陈伯的效率高得吓人。
第二天,两位穿着整洁厨师服、面无表情的阿姨就提着新鲜的食材准时上门,接管了厨房。
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的三餐准时出现在餐桌上,彻底终结了林简的外卖和冷包子时代。
第三天,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老教师也来了。
姓周,退休的省重点特级教师,专治各种基础薄弱。
他翻看了林简那250分的卷子和一堆错误百出的基础题后,推了推眼镜,只淡淡说了一句:“从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语气平静,却让林简感受到了比沈聿珩更直接的教学压力。
第四天,书房隔壁那间宽敞的客房被彻底清空,换上了崭新的、符合人体工学的超大书桌和椅子,安装了最护眼的灯光系统。
林简那堆积如山的教辅资料被陈伯带来的助手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码进了新书房巨大的定制书柜里,甚至还贴了标签索引。
整个空间瞬间从“废品回收站”升级成了“尖端作战指挥室”。
硬件条件直接拉满。
但林简的压力指数也拉满了。
他像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严格按照新的时间表运转:
早上六点,被陈伯精准的电话叫醒——沈聿珩不允许他睡懒觉。
六点半,在阿姨慈祥的注视下吃完营养早餐。
七点到十二点,跟着周老师的地狱式基础重建课程,从初中数学开始回炉重造。
周老师讲课深入浅出,但要求极其严苛,错一道基础题就要加练十道同类型,林简被折磨得欲仙欲死。
午休一小时,吃饭加小憩。
下午一点到六点,自主刷题时间,主攻周老师布置的专项任务和错题本。
新书房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巨大的书桌空得让人心慌。
六点半,晚餐。
七点到十一点,继续刷题、总结、预习次日课程。
十一点半,被陈伯的电话勒令熄灯睡觉——沈聿珩认为充足的睡眠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沈聿珩本人再未出现,但他的存在感无处不在。
陈伯每天会准时向他汇报林简的学习进度、完成题量、错误率。
周老师每周会提交一份详细的教学报告和评估。
偶尔,林简会在深夜收到一条来自“债主”的、没有任何前缀的短信,内容通常是某个知识点的核心公式或者一句简短的解题思路提示,往往一针见血,让林简抓耳挠腮半天的问题瞬间豁然开朗,冷酷精准得像AI推送。
在这种高压、高效、高投入的环境下,时间飞逝。
林简确实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蜕变。
他的基础被周老师用近乎残酷的方式夯实了。
曾经让他抓狂的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他的刷题量极其恐怖,草稿纸消耗速度让陈伯补充的频率都提高了。
他瘦了些,但眼神却越来越亮,不再是之前的懵懂茫然,而是凝聚起一种专注、执着的光。那是被知识和KPI,反复锤炼后的锋芒。
高考失利后我穿成豪门小少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