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渡的洪水退去时,叶昭正用楚弦挑开最后一个粮袋的绳结。袋里的石头滚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与洞壁上的南楚古文形成诡异的呼应。楚弦(侍女)忽然拽着她的衣袖,指向洞外的晨光 —— 三匹快马正从官道疾驰而来,为首者的银鞍在朝阳下泛着冷光,是太子母族的标记。
“是柳太傅的人。” 裴九娘从暗处走出,鬓边的银钗斜插着,“老狐狸派人来请你去府中教琴,说是太子的姨母想学制《寒鸦渡》。” 老鸨的指尖在粮袋上划了个 “粮” 字,“听风阁的线人说,太子的粮船就藏在柳太傅的私人码头。”
叶昭的指尖在楚弦上轻弹,泛音在山洞里回荡,与腕间的血脉印产生共鸣。她忽然想起太子母族的柳氏,当年南楚覆灭时,正是这位太傅的兄长负责押送粮草,如今却成了太子党藏匿粮船的帮凶。血脉印的刺痛隐隐传来,像在提醒她此行凶险。
“备琴。” 叶昭将凤首琴背在身后,琴腹的暗格藏着半块龙纹琴残片,“告诉柳府的人,我随他们走,但要带楚弦(侍女)同去,她是我的琴童。” 她的指尖在侍女掌心划了个 “查” 字,与南楚 “探敌” 手语相同。
柳府的马车停在寒鸦渡渡口时,叶昭注意到车轮的辙痕比寻常马车深三寸 —— 车厢里定藏着兵器。车夫的腰间挂着块玉佩,刻着 “柳” 字,与太子玉带的纹样完全相同,显然是柳太傅的心腹。楚弦(侍女)忽然在她掌心划了个 “三” 字,示意车上有三名护卫。
马车驶入柳府时,叶昭借着撩帘的瞬间,记住了府内的布局:五进院落,西跨院靠着码头,墙角的柳树比别处茂密,显然藏着密道。正厅的方向传来丝竹声,弹的是《盛世元音》,却在 “商音” 处故意走调 —— 这是太子党 “有埋伏” 的暗号,与青楼围捕时的手法相同。
“叶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柳太傅的夫人王氏迎出来,珠翠环绕的发髻上插着支金步摇,摇坠的铃铛声掩盖了内院的脚步声,“听闻姑娘的《寒鸦渡》弹得极好,能否教教老身?” 她的指甲涂着蔻丹,与太子卫率刀鞘的铜环颜色一致。
叶昭的目光落在王氏的腕间,玉镯是南楚 “缠枝莲” 款式,与皇帝的同心镯出自同一工匠。她忽然屈膝行礼,指尖在琴盒上轻叩,三短两长 —— 这是给楚弦(侍女)的信号,让她去西跨院探查。侍女立刻会意,捧着琴凳往西侧走去,步伐故意放慢,以便观察四周。
琴室的窗正对着私人码头,叶昭调试琴弦时,余光瞥见三艘粮船停在岸边,船身的桐油味混着海水腥气,与寒鸦渡军粮的气息完全相同。王氏的手指在琴谱上滑动,忽然停在《寒鸦渡》的 “羽音” 处:“这里的泛音,是不是该用‘叠弦’技法?” 她的指法带着刻意,显然学过南楚琴艺。
叶昭的指尖在楚弦上弹出泛音,故意将 “羽音” 弹得急促如鹤唳:“夫人说笑了,叠弦技法早已失传。” 她忽然注意到琴案下的暗格,缝隙里露出半张海图,标注着粮船的航线,终点是北境的太子军营,“倒是听闻柳府的码头常有商船出入,不知都运些什么?”
王氏的脸色微变,金步摇的铃铛声忽然急促起来:“不过是些绸缎茶叶,姑娘问这个做什么?” 她拍了拍手,两名侍女端着茶进来,托盘的边缘刻着极小的 “卫” 字 —— 这是太子卫率的暗号,示意可以动手了。
楚弦(侍女)恰好从外面回来,焦急地比划着手语,指尖在叶昭掌心划了个 “火” 字 —— 西跨院的仓库藏着火油,显然是为销毁粮船证据准备的。她的袖口沾着些干燥的海藻,与码头的潮水痕完全吻合,看来已确认粮船位置。
“夫人请看这个。” 叶昭忽然将龙纹琴残片放在琴上,与王氏的玉镯产生共鸣,残片的红光透过衣袖渗出来,“这是南楚皇室的‘音契’,能辨真伪。” 她故意将残片推向案边,“就像粮船的舱底,藏着的未必是绸缎。”
玉京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