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的暖阳透过玻璃窗,洒在“时光回信展”的留言墙上。林晚星正给最新的信笺盖纪念章,顾时砚抱着刚打印的照片走进来,照片里是邮筒被初雪覆盖的模样,角落用小字写着“我们的第一个冬天”。
“邮局的人刚才来过,”他把照片贴在展示板上,指尖划过邮筒的轮廓,“说这邮筒有年头了,下个月要翻新维护,问我们愿不愿意参与设计。”
林晚星眼睛一亮,手里的印章“啪”地盖在信纸上:“当然愿意!我们要让它成为老街最温暖的地标!”
消息传开后,老街的居民都来了兴致。开花店的阿姨送来风干的薰衣草,说要嵌在邮筒侧面当装饰;修钟表的爷爷找出珍藏的铜铃铛,“风吹过的时候,响声能传到时光那头”;连刚上小学的小夏都画了幅画,上面是邮筒牵着两个小人的手,旁边写着“永远不分开”。
翻新那天,林晚星和顾时砚带着居民们的心意守在街角。工匠师傅给邮筒刷上崭新的绿色漆,顾时砚亲手把铜铃铛挂在投信口,林晚星则将薰衣草干花装进透明的玻璃盒,嵌在邮筒正面。最特别的是展示板旁新增的木质格子架,上面摆满了居民们的“时光信物”:有褪色的电影票根,有泛黄的情书,还有小夏那幅画的复制品。
“以后啊,不仅能寄信,还能把重要的东西存放在这里。”林晚星摸着邮筒崭新的表面,阳光让她的睫毛镀上金边,“让时光邮筒,成为大家的记忆保管箱。”
维护结束的那天傍晚,邮筒前挤满了人。穿校服的女生投进封信,这次脸上带着笑:“谢谢邮筒,我和他考上同一所大学啦!”;之前倾诉职场失意的年轻人,送来自己设计的明信片,“我辞职开了工作室,就像你们说的,梦想值得坚持”;穿旗袍的老奶奶牵着中山装老人的手,把两封信一起投进去,“这次是写给我们自己的,祝往后的日子,平安喜乐”。
顾时砚突然牵起林晚星的手,往邮筒里塞了封信。林晚星好奇地追问:“写了什么?”他笑着摇头:“等明年初雪,我们一起拆开看。”
夜幕降临时,老街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着邮筒新挂的铜铃铛,风一吹就发出清脆的响声。林晚星靠在顾时砚怀里,看着人们在邮筒前驻足、微笑、投递信件,突然明白时光邮筒的魔力从来不止于“回信”。
它收集遗憾,更珍藏勇气;它传递思念,更见证成长。就像此刻,铜铃声里,有人在寄信给未来的自己,有人在收藏当下的温暖,而她和顾时砚的故事,正随着邮筒的铃铛声,在时光里轻轻回响。
“明年初雪,我们还要在这里写信。”林晚星抬头,眼里闪着光。顾时砚握紧她的手,在漫天星光下轻声应道:“不止明年,以后每一个冬天,都要一起写。” 邮筒在街角静静伫立,像在守护这个关于时光、关于爱、关于永恒约定的秘密。
街角的时光邮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