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的铜铃,在微风中清脆叮咚,似在轻吟晨曲。熹微的晨光,穿透那如纱般的薄雾,温柔地倾洒在陈塘关的校场上。
尚不满周岁的哪吒,粉雕玉琢的小身子,踮起脚尖,那肉嘟嘟的小手紧紧握着木枪,全神贯注地重复着师傅留下的枪法招式。每一个动作,虽显稚嫩,却又一板一眼,透着股认真劲儿。
那随风轻扬的红绫,恰似舞动的精灵。沾着晶莹露水的发丝,俏皮地黏在汗津津的额前。小小的身影,在泛着青光的石地上,投下一道倔强而坚毅的剪影,仿佛在晨光中宣告着自己的不凡。
“哟,你们瞧瞧,这魔丸转世的娃娃,居然比寻常家的孩子还要刻苦哩!”卖豆腐的老伯挑着担子悠悠路过,目光投向校场,忍不住摇头叹息。
自打那日,襁褓中的哪吒脆生生地喊出“爹”“娘”,陈塘关百姓对他的态度,虽说还没彻底转变,但好歹不再像从前那般,一见到他就喊打喊杀的了。可谁能料到啊,这个被认定是顽劣不堪的魔种,每日天还没亮透,就已经在这儿习武读书了,那股子勤奋劲儿,真让人又惊又叹。
在安静的书房中,教书先生鼻梁上的眼镜歪了,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直愣愣地看着案前那个正襟危坐的孩童,满脸的目瞪口呆。
只见哪吒费力地捧着比他自己还高出许多的竹简,正奶声奶气地诵读着《黄庭经》,声音虽稚嫩,吐出的每一个字却清晰有力。偶尔碰到不认识的生僻字,他便伸出莲藕般白白胖胖的小手指,在空中认真地比划着,努力辨认。
当他一字不差,脆生生地背出“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时,教书先生震惊得手中的戒尺都“啪嗒”一声,不受控制地掉落在地。
天色渐暗,暮色如墨缓缓晕染开来。殷夫人一路奔波,披着星光与月色匆匆归来。刚踏入家门,便瞧见儿子正对着铜镜,专心致志地练习拱手礼。
小哪吒眼尖,一下子就捕捉到母亲的身影,瞬间眼睛亮得像闪烁的星辰,迈着还不太稳的小短腿,跌跌撞撞地朝着殷夫人扑了过来。他那沾着草屑的小脸高高扬起,神情满是期待与兴奋,脆生生地说道:“娘,今日先生教了作揖,我可认真练了足足三百遍呢!”
话音刚落,只见他赶忙挺胸抬头,一本正经地行了个古礼,那粉雕玉琢如团子般的可爱模样,让殷夫人瞧得眼眶瞬间发热,心中满是感动与欣慰。
自那日李靖与太乙真人离开,陈塘关再无二人音讯。哪吒却从未懈怠,白日跟着武师扎马步、练枪法,夜里缠着先生学文识字。有时练到困倦,便枕着竹简睡着,梦中还喃喃念着礼仪口诀。陈塘关的百姓渐渐习惯了每日清晨,那个在晨光里舞枪弄棒的小小身影——他不再是令人畏惧的魔丸,倒像个憋着一股劲儿,非要证明自己的倔强孩童。
哪吒之重生:宿命逆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