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岁月如白驹过隙,在陈塘关悠悠回荡的晨钟暮鼓里,哪吒如破土新竹,身姿愈发挺拔。遥想当初,他不过是个蹒跚学步,尚在牙牙学语的幼童,而如今,却已能气定神闲地立在宽阔的演武场中央。
只见哪吒手中木枪如龙蛇出洞,舞得虎虎生风,枪尖带起的气流,仿佛能割裂空气。那教他武功的教头,本是陈塘关军中久经沙场的悍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可此刻面对哪吒,额头上却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双手紧握着长枪,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竭尽全力才堪堪抵住哪吒凌厉的攻势。
谁又能想到,这个才刚满周岁的孩子,那小小的手掌挥出的掌风,竟已能带起破空的锐响,好似凌厉的箭矢穿梭于空气中。每一招每一式,看似稚嫩,却又暗藏着沙场老将般的杀伐之气,仿佛在诉说着前世历经战火的峥嵘。这杀伐之气,绝非无端而生,那是前世封神大战的烙印,是他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气魄,如今透过这小小的身躯,在一招一式间喷薄而出。
书房之中,竹简翻动的轻响与幽幽墨香相互缠绕,氤氲出一片古朴而静谧的氛围。哪吒低垂眼眸,专注地在兵书上批注,稚嫩的小手紧握狼毫,落笔却如刀刻斧凿,字迹刚劲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当夫子抛出《孙子兵法》中的疑难之处时,他眉梢微动,不假思索便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的见解独到且精辟,仿佛早已将天下兵法融会贯通。白发苍苍的老学究听得双目放光,忍不住抚须长叹:“此子胸中自有丘壑万千,他日定成大器!”言罢,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惊叹,仿佛已然窥见少年未来叱咤风云的英姿。
礼仪课上,哪吒那褪去婴儿肥的小脸始终沉静如水。广袖随着他的动作翩然翻飞,揖礼、叩拜、进退之间皆如行云流水,无不合乎古礼,举手投足自有一派端庄从容的气韵。曾有人目睹他路过街市的一幕:一个孩童不慎摔倒,哭声划破喧嚣,他却毫无迟疑,疾步上前将孩子搀扶起来,温声细语地安抚着。那一刻,他的神情温柔而妥帖,恍惚间竟比那些出身名门的世家公子更显贵气与风范。
消息悄然传开,陈塘关的百姓在茶余饭后无不议论纷纷:“李家三少爷怎会是魔丸转世?分明是文曲星降临凡间!”更有人亲眼目睹他在海边诵读诗书,浪涛低吟,与清朗的童音交织成韵。他周身散发出的那股清贵气质,竟让渔民们不由自主地放下船桨,驻足静听,仿佛连海风也为之屏息。
殷夫人凝望着儿子的变化,心中交织着欣慰与酸楚。夜深人静时,她常看见哪吒立于窗前,默然修习太乙真人传授的仙法。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宛若镀了一层银辉,那小小的身影却散发出与年龄不符的坚韧。这个曾被预言命不过三岁的孩子,正以惊人的天赋和超凡的毅力,击碎世间所有偏见。他眼底燃烧的火焰,比东海翻涌的浪涛更加炽烈——那是逆天改命的决心,是挣脱宿命枷锁的执着,如星火般点燃了无边黑暗。
哪吒之重生:宿命逆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